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6年?本文将奉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6年有意报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位于四川成都,隶属于四川省,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理工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卓越工程师、双万计划,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之一。
据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一共拥有11个硕士点、7个特色专业。在2025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2971名、2025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013名,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被教育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C+,是整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最好的学科。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6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文科 分数 |
文科 位次 |
|
| 新疆 | 503 | 7995 | 472 | 3067 |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北京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 | 532 | 28886 | |
| 北京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 | 527 | 30282 | |
| 北京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3) | 546 | 25137 | |
| 天津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组 | 565 | 21754 | |
| 天津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组 | 597 | 13657 | |
| 河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历史组 | 569 | 14990 | |
| 河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理组 | 550 | 81112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1组 | 560 | 6593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2组 | 560 | 6593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3组 | 542 | 9965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301组 | 550 | 29847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302组 | 587 | 14435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303组 | 563 | 23758 | |
| 山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304组 | 557 | 26540 | |
| 内蒙古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11组 | 547 | 5092 | |
| 内蒙古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21组 | 570 | 11823 | |
| 内蒙古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901组(定向) | 606 | 5471 | |
| 内蒙古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902组(定向) | 594 | 7337 | |
| 辽宁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历史组 | 524 | 10837 | |
| 辽宁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理组 | 476 | 68589 | |
| 黑龙江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1组 | 548 | 3538 | |
| 黑龙江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2组 | 544 | 18397 | |
| 黑龙江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3组 | 578 | 10157 | |
| 黑龙江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04组(定向) | 584 | 8893 | |
| 上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 | 464 | 34489 | |
| 上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 | 467 | 33627 | |
| 上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3) | 474 | 31654 | |
| 上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4) | 458 | 36057 | |
| 上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5) | 481 | 29641 | |
| 江苏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组 | 556 | 20940 | |
| 江苏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组 | 584 | 50891 | |
| 浙江 | - | 576 | 80552 | |
| 安徽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01组 | 574 | 46644 | |
| 安徽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02组 | 517 | 110251 | |
| 安徽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03组 | 596 | 29243 | |
| 安徽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04组 | 580 | 41543 | |
| 安徽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05组 | 591 | 33096 | |
| 福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00组 | 585 | 18234 | |
| 福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900组 | 553 | 6321 | |
| 福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999组 | 456 | 106608 | |
| 江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01组 | 562 | 8942 | |
| 江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02组 | 574 | 5894 | |
| 江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502组 | 581 | 16407 | |
| 江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503组 | 567 | 23393 | |
| 山东 | - | 521 | 138517 | |
| 湖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1组 | 569 | 8865 | |
| 湖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2组 | 588 | 19885 | |
| 湖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03组 | 571 | 29555 | |
| 湖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02组 | 534 | 15070 | |
| 湖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03组 | 562 | 8121 | |
| 湖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04组 | 593 | 19030 | |
| 湖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105组 | 562 | 36495 | |
| 广东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6组 | 550 | 23881 | |
| 广东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7组 | 564 | 61919 | |
| 广东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10组 | 585 | 39191 | |
| 广东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11组(联合培养) | 512 | 48466 | |
| 广东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12组 | 557 | 20597 | |
| 广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11组 | 539 | 7886 | |
| 广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12组 | 572 | 3376 | |
| 广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14组 | 540 | 7709 | |
| 广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21组 | 588 | 9316 | |
| 广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22组 | 557 | 21098 | |
| 广西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90组(定向) | 594 | 7662 | |
| 海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 | 579 | 16448 | |
| 海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 | 618 | 9132 | |
| 海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80) | 620 | 8822 | |
| 海南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81) | 550 | 23459 | |
| 重庆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理组 | 521 | 48947 | |
| 重庆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历史组 | 453 | 30824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1 | 541 | 75327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2 | 538 | 25709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2(中外合作) | 468 | 170913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3 | 600 | 23461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4 | 577 | 39823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4(中外合作) | 520 | 35652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5 | 570 | 45869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6 | 563 | 52443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7 | 564 | 51460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8 | 540 | 76490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09 | 557 | 58346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10 | 562 | 53398 | |
| 四川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111 | 606 | 19899 | |
| 贵州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理组 | 533 | 31893 | |
| 贵州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历史组 | 538 | 10866 | |
| 甘肃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1专业组 | 506 | 7449 | |
| 甘肃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1专业组 | 573 | 7274 | |
| 甘肃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2专业组 | 542 | 14212 | |
| 甘肃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23专业组(定向) | 573 | 7274 | |
| 宁夏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01专业组 | 510 | 2075 | |
| 宁夏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01专业组 | 515 | 5535 | |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800余人,高级职称650余人,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贡专家等120余人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10余人,聘请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