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线多少分2026年?本文将奉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5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6年有意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武汉,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理工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成功进入211、双一流、中央部属大学行列,入选卓越工程师、双万计划,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之一。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共拥有34个硕士点、16个博士点、10个特色专业、2个一流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在2025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293名、2026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0名,学校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被教育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是整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最好的学科。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6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文科 分数 |
文科 位次 |
|
| 新疆 | 517 | 6687 | 521 | 1264 |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1) | 605 | 10753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2) | 588 | 14588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3) | 594 | 13220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4)(中外合办) | 580 | 16470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中外合办) | 594 | 13220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6)(中外合办) | 587 | 14810 | |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7)(中外合办) | 586 | 15084 | |
| 天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1组 | 624 | 7725 | |
| 天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2组 | 619 | 8745 | |
| 天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3组 | 617 | 9165 | |
| 天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6组(中外合作) | 602 | 12510 | |
| 天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7组(中外合作) | 629 | 6772 | |
| 天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组(中外合作) | 616 | 9379 | |
| 河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理组 | 573 | 52384 | |
| 河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史组 | 610 | 4008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1组 | 597 | 2164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2组 | 604 | 1624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1组 | 576 | 18480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2组 | 601 | 10176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3组 | 580 | 16930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4组(合作办学) | 555 | 27461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5组(合作办学) | 583 | 15846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6组(合作办学) | 581 | 16578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7组(合作办学) | 576 | 18480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8组(国家专项计划) | 611 | 7657 | |
| 山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09组(国家专项计划) | 580 | 16930 | |
| 内蒙古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2组 | 577 | 10380 | |
| 内蒙古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4组 | 608 | 1219 | |
| 内蒙古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6组(中外合作) | 574 | 10991 | |
| 内蒙古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601组 | 585 | 8884 | |
| 辽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理组 | 583 | 19435 | |
| 辽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史组 | 592 | 2628 | |
| 黑龙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2组 | 574 | 1933 | |
| 黑龙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5组 | 597 | 6501 | |
| 黑龙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6组 | 567 | 12510 | |
| 黑龙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07组(国家专项) | 559 | 14473 | |
| 上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1) | 549 | 10761 | |
| 上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2) | 538 | 13615 | |
| 上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3)(中外合作办学) | 539 | 13322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1组 | 594 | 7287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2组 | 602 | 5300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3组 | 603 | 32190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4组 | 610 | 26330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组(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33985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6组(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34888 | |
| 江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7组(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33985 | |
| 浙江 | - | 601 | 50858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2组 | 599 | 3502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3组 | 604 | 24109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4组 | 626 | 12355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5组 | 608 | 21447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6组(中外合作办学) | 612 | 19414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1组(中外合作办学) | 585 | 37468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2组(中外合作办学) | 615 | 17654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3组(中外合作办学) | 613 | 18870 | |
| 安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4组(中外合作办学) | 612 | 19504 | |
| 福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00组 | 592 | 15507 | |
| 福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99组 | 589 | 2592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01组 | 595 | 2687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01组 | 572 | 20664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02组 | 593 | 11312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03组 | 586 | 14310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04组(中外合作) | 567 | 23821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05组(中外合作) | 579 | 17352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06组(中外合作) | 584 | 15169 | |
| 江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61组(国家专项) | 588 | 13232 | |
| 山东 | - | 567 | 56795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6组 | 593 | 4222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7组 | 597 | 3621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8组(国家专项计划) | 592 | 4379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09组 | 598 | 15137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0组 | 596 | 16067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1组(中外合作) | 575 | 27123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2组(中外合作) | 593 | 17446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3组(中外合作) | 585 | 21489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4组(中外合作) | 587 | 20410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5组(中外合作) | 581 | 23725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6组(少数民族预科班) | 588 | 19885 | |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7组(国家专项计划) | 581 | 23725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03组 | 593 | 3126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04组 | 600 | 2369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06组 | 604 | 14233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107组 | 599 | 16296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08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555 | 41377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09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595 | 18050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10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587 | 22001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11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594 | 18532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12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578 | 26844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14组(国家专项) | 580 | 4933 | |
| 湖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315组(国家专项) | 600 | 15860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2组 | 590 | 7614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3组 | 596 | 6161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4组 | 591 | 33896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5组 | 592 | 33226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8组(中外合作) | 591 | 33863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9组(中外合作) | 592 | 32781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20组(中外合作) | 593 | 32416 | |
| 广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21组(中外合作) | 577 | 46904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1组 | 590 | 8730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2组 | 577 | 12954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3组 | 585 | 2242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4组 | 578 | 12594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7组 | 590 | 1887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01组(中外合作) | 541 | 29237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03组(中外合作) | 575 | 13698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04组(中外合作) | 576 | 13303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30组(国家专项) | 552 | 23424 | |
| 广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59组(预科) | 573 | 14421 | |
| 海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3) | 672 | 3289 | |
| 海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4) | 644 | 5768 | |
| 重庆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史组 | 578 | 3349 | |
| 重庆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理组 | 582 | 17853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1 | 605 | 20484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2 | 617 | 14292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3 | 601 | 22824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4(中外合作) | 581 | 36672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5(中外合作) | 608 | 18804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6(中外合作) | 604 | 21058 | |
| 四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组107(中外合作) | 602 | 22235 | |
| 贵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史组 | 594 | 2648 | |
| 贵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理组 | 552 | 22277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3专业组 | 566 | 1922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4专业组 | 571 | 1661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5专业组 | 547 | 12881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6专业组 | 575 | 6911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7专业组 | 557 | 10559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8专业组(国家专项计划) | 536 | 15954 | |
| 甘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01专业组(预科)(少数民族) | 543 | 13909 | |
| 宁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01专业组 | 544 | 3134 | |
| 宁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02专业组 | 509 | 6161 | |
| 宁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2专业组 | 546 | 940 | |
| 宁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A3专业组(国家专项) | 455 | 13550 | |
| 宁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y4专业组(预科) | 507 | 6378 | |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00余人,其中教师1943,教授511人、副教授946人,博士生导师68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同等层次人才6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同等层次人才95人。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3名湖北省教学名师。涌现出“全国最美教师”殷鸿福、“全国优秀教师”李德威、“全国模范教师”焦养泉、地质学教师团队和矿产勘查教师团队2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