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院校满意度 3.3

江西-南昌 | 本科 | 综合 | 民办 | 隶属江西省教育厅

一、南昌职业大学摘要:

南昌职业大学的简介,可以帮同学们了解南昌职业大学究竟是一所怎么样的好大学,熟知南昌职业大学在全国的认可度高、含金量及厉害程度。

二、2025年南昌职业大学简介:

南昌职业大学创办于1993年,是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全日制国家统招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也是江西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本科高校和经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授牌的产教融合职业本科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学校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古城——南昌市,占地1657.84亩,在校生17681人,馆藏纸质图书135.17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068万元。

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配套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宜人,校园文化活动多元,同时还不断发挥信息化融合优势,设置了“互联网+校园”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5G时代下的智慧校园建设。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要求,建立起了以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为主导。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9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31人(正高115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724人;“双师型”教师470人。

办学特色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秉持“工商结合”的办学传统,依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新态势,瞄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等新业态,组建了工商管理、机械制造、信息技术与艺术文化等专业群。通过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集约化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依托。

人才培养特色显著--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堂与实训室、课程与岗位、能力与证书”的“三对接”;坚持由“双师型”教师担任核心课程教学任务,运用案例式、任务引导式、项目驱动式等一系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等各种形式,向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传承力、引导力、凝聚力、亲和力、熏陶力、保障力六力合一的育人模式

创新创业特色多元——学校不断优化校园创新创业环境,建有“创客学园”开展不同形式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学校每年举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团队提供项目论证、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孵化促创业、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集约培养、校企合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起了校内外两大实践教学集约化服务平台,为校企共育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学校还推进落实“1+X”证书制度,学生双证率达到98%。

校企合作

学校深入贯彻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与京东、华为、中兴、千锋等国内200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创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了校企共育人才:兴建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智能制造等8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实现了校企共建专业:与京东共建电子商务和物流专业,与华为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专业,与中兴共建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等。

学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属性,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寻求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在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新路上,打造“云就业”平台,拓展就业“新空间”,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每年为在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达到了毕业生就业率逾九成,成为经江西省教育厅评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

赣台交流

学校长期开展的赣台青年学生交流已经形成特色,多次圆满承办国台办交办的项目,连续举办了八届的“海峡两岸(南昌)青年学生夏令营”,为两岸青年学生搭建起了相互交流的桥梁,被省台办授予“赣台青年学生交流基地”,被省台湾台胞联谊会授予“江西赣台青年创业学园”,经省台办批准成立了南昌职业大学台湾事务服务中心

学校荣誉

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校园文化高雅,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良好,先后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院校、江西省人民满意十大品牌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A等、全省民办高校年检“优秀”学校、省本级社会组织5A级单位、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未来发展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职扩招计划的实施,学校已进入国家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与发展的快车道。面向未来,南昌职业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要求继续秉持“开放办学、职业引领、德技并修、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