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武警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原名武警技术学院,1983年成立,1998年9月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6月改建为武警工程大学;2017年6月,在原武警工程大学、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基础上组建新的武警工程大学。主要担负武警部队指挥管理警官、专业技术警官的基础教育、晋升教育、岗位培训、学历升级等任务。大学是武警部队最早组建、最早开办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最早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建设的高等教育院校,培养层次最多、学科门类最全、培训规模最大,是武警部队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唯一被确定为军队重点建设院校的专业类高等教育院校。
学科专业
大学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4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事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作战挥保障、电子信息、法律)。通过多年建设发展,大学构建形成以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为主干,以军事通信学、密码学、武警法学为支撑的“武警指挥、武警装备、武警通信、武警信息安全”4个学科群。大学现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17个本科教育专业(类)。2019年6月,武警部队执勤安保、机要密码、作战数据、武管部队特种作战4个学科列为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
师资力量
大学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治学严谨,教学科研能力强。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员305名,600余名博士和硕士教员,67名研究生导师,3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0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40人被评为全国、全军、武警部队优秀教师,56人次获全军杰出人才奖和育才奖,2个团队获“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人入选"军队高层次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人荣获中国科协杰出青年“求是”实用工程奖,1人被评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2人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科研成果
大学学术氛围浓郁、科研力量雄厚,近10年来,先后出版各种专著、译著40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00余篇;完成武警部队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70余项,其中100多项通过省部级鉴定,400余项获军队、省级科技进步奖或国家专利。大学已成为武警部队对外交流的窗口、理论研究和装备研发的重要基地。
教学保障
大学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生活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校园绿化、美化、亮化、文化、正规化、信息化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生活保障体系。建有藏书110多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基础教学、融合通信、信息安全、军事装备、非致命武器5个实验室群136个实验室,武警部队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占地500亩的野外综合训练基地。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游泳馆、射击场和室内体育馆、多功能俱乐部、各具特色的学员队文体活动中心、公寓式学员宿舍、综合食堂等,为学员的学习、训练、课外活动和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