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库

大学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现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经过近60年本科和20年研究生教育历程,学校明确了“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设“创新大学、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的目标任务,确立了“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凝练出了“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筑面积175万余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超过百亿元。图书馆面积11万余平方米,读者座位12000余个,纸质文献总量318万余册,电子图书252万余册,学位论文1091万篇,中外数据库209个(含子库)。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校聘教职工2700余人,专任教师250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超85%;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100余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学科建设:学校现有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6个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药学、法律、教育、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会计、农业13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36个专业学位领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基础宽厚、文理交融、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以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和省级一流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形成了优势突出的轻工与食品科学学科群,被业界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白酒高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以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艺和省级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了以化工、环境与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支撑的化工与材料科学学科群,“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省级重点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省级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构建起了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等支撑的控制与智能装备学科群,是西南地区自动化仪器仪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及制造等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形成了以工商管理、会计、农林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和法律等支撑的管理与经法学科群,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高素质管理、法律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以教育学和艺术学科为核心,构建起了以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等支撑的人文与艺术学科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人才培养: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学校现有24个学院,7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近4.3万余人。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4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原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在科学界、企业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国家一流课程,43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学校从严施教,推行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考核,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中国白酒学院、彩灯学院、盐帮美食学院、氟材料产业学院、应急与安全学院等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科学研究: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语委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23年科技活动经费达到3.1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1项。学校拥有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绿色催化、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1个;长江上游地区白酒数智化管理与生态决策优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1个;民俗灯文化、酒知识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基层司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立足川南、辐射川渝、面向全国,先后与地方政府、上市企业签订了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种关键材料研制领域解决了一大批行业“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围绕白酒产业构建了“从一粒粮食到一滴美酒”的全链条科技布局,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示范先进单位,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3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达百亿元,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合作交流: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培养了来自60余个国家近千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建有2个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特色产业学院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学科和文化的交融,全面提升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全部>

院校排名

共8项,点击查看>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校聘教职工2700余人,专任教师250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超85%;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100余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 ...全部>

王牌专业

查看全部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 上榜学科
C-

化学工程与技术

C-

管理科学与工程

ESI排名全球1%学科

化学 | 工程科学 | 材料科学

就业前景

查看全部 >
97%

就业率

7%

考研率

主要就业地区 成都
主要就业方向 房地产

招录数据

学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招生计划
上海
本科批
01组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最低分 432 432
超本科线 29 27
最低位次 36033 35697
平均分 437 435
平均位次 34923 35051
最高分 442 443

开设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汉语言文学...

招录规则

查看全部 >
招生章程 录取原则 加分政策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3年招生章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

共7条,点击查看>

校园生活

查看全部 >

院校满意度 3.9

图书馆

教学楼

宿舍

收费标准

普通类:3700-4100元/年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轻化工大学什么档次?算好大学吗?属于什么级别?

四川轻化工大学好就业吗?附四川轻化工大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名单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