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库

大学简介

学校成立于1960年,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昆明中医进修学校,1960年云南中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学校现有呈贡和白塔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78.78亩,总建筑面积355563.65㎡。现有11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成立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联盟和集全省135家中医院和相关单位为一体的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有纸本藏书110余万册,电子藏书485.3万册,古籍1.8万册。64年来,学校为边疆地区培养了9.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校友遍布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近60%毕业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兆云、旅法中医专家时空针灸创始人朱勉生、全军中医药“国医名师”宁亚功等一大批杰出校友。省内80%以上名中医、荣誉名中医、基层名中医,全省50%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均为学校毕业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3378人,硕士研究生2434人(含港澳台2人),博士研究生47人(含港澳台1人),留学生163人,港澳台学生5人。有在职在编教职工842人,其中博士人数268人,占比为31.83%,硕士人数450人,占比为53.44%,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支持计划417人次,聘请118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特色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有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学科5个、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首开我国傣医本科教育先河,构建全国唯一的傣医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科研实验室总面积达17574.8㎡,设备总值达1.32亿元。拥有国家级及省级科研平台22个,其中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云南省科技特派团3个。拥有省级创新团队8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站点23个。拥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7个。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药理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4大平台,初步构建了“云中创造”“云中制造”健康系列品牌。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逐年提升,科技成果获奖稳中有升。近3年来(2021-2023年),学校作为第一单位获省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校地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与37个州市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在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第一附属医院在全国568家中医综合医院中位列第16位,5年蝉联全国“A+”;第二附属医院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中位列第52位,等级跃升为“B”。全力帮扶助推贡山县脱贫攻坚,被评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治、控效能,选派医护人员赴武汉、上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零感染”圆满完成救治任务。“云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基金会”获省民政厅批复设立并开展相关工作。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积极参与禁毒防艾宣传及无偿三献活动,持续开展“扬帆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通过政策宣讲、教育关爱、爱心医疗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全校师生矢志不渝、同心同德,扎根红土、立足边疆,以培养“崇德至善、博学致精、敦行致道、和合致远”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注重文化育人,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开展读诵经典等主题实践教育,形成“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知识与操守”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主业,以本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朝着“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学校胸怀本土,放眼世界。早在1990年,就代表中国与西班牙实现政府间合作办学,建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开创了中国中医药领域海外办学的先河,被载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史册。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面向澜湄区域持续开展国际传统医药人才培养。发起并连续主办10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论坛”、3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和2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分论坛暨澜湄科技人文交流论坛”,成为南亚东南亚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传统医药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先后获批“中国-缅甸”和“中国—老挝”2个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建有世界唯一的中医西学博物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连续举办10届中医西学国际论坛,牵头成立世中联中医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建设南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国际联合科研,成立世界传统医学研究院、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传统医药合作交流学术委员会和传统医药知识及药用植物保护委员会。欣逢盛世,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2022年11月召开的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系统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凝聚全校师生的共同意志形成了“1221”战略部署: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实施学术兴校、人才强校两大战略,围绕“全面提升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迈进西部高等中医药院校先进行列”两个目标,开创一个团结奋斗的崭新局面。 ...全部>

院校排名

共6项,点击查看>

师资力量

有在职在编教职工842人,其中博士人数268人,占比为31.83%,硕士人数450人,占比为53.44%,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支持计划417人次,聘请118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全部>

王牌专业

查看全部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 上榜学科
C-

中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中药学 | 中医学

就业前景

查看全部 >
97%

就业率

10%

考研率

主要就业地区 昆明
主要就业方向 医药业

招录数据

学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招生计划
天津
本科批A段
01组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最低分 551 549 566
超本科线 76 77 103
最低位次 24672 24688 21262
平均分 554 572
平均位次 23423 20021

开设专业

应用心理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制药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中医学 |...

招录规则

查看全部 >
招生章程 录取原则 加分政策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4年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生章程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共7条,点击查看>

校园生活

查看全部 >

院校满意度 4

校门

文化场所

文化场所

收费标准

普通类:4000-5000元/年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

云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云南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附最低位次排名

云南中医药大学什么档次?算好大学吗?属于什么级别?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