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库

大学简介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传承红色基因,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农机部在全国布点并建成的5所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六所重点高校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西华大学。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秉承“育人为本、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强国建设、治蜀兴川战略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办学声誉卓著。学科专业齐全,彰显特色优势。学校设有21个学院,共有99个本科专业(其中75个专业在2024年招生),获批1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拥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等20余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新农科项目、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400余个。学校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历经60余年本科教育和近40年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积淀,拥有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交叉学科10个学科门类,3个四川省“双一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进以“现代农机”为牵引、以“大机械”“大食品”为基础的学科群协同发展,推动形成跨学科、大融合发展新格局。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兴校办学的首要任务,强化通专结合,推进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是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3年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外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奖37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60余项;在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实现我国该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并获得银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有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是“易班”平台全国推广第一所试点高校,“数字思政”育人平台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和推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西华秋韵”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蜀学院”获批首批四川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招收乒乓球、跆拳道、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奥运冠军陈龙灿亲自执教,乒乓球队多次获得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项目团体冠军和个人前三名,啦啦操队获得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三名,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等文艺演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好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左右,学校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累计培养了以院士、知名企业家、杰出管理者为代表的各类人才31万余名。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学校秉承农机立校、为国铸耒耜初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集成攻关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现代农业装备与体系、高端食品与川菜渝味、低空经济与先进动力、新能源技术及装备、智能制造与尖端材料、人工智能与智慧管理、生态治理与生命健康等领域集聚成势,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XXX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拥有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级科研平台,推进构建科研育人、产教融合生态圈。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900余项,获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8个、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累计荣获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60余项,连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奖励,高水平论文,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后方建设,以服务治蜀兴川为己任,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新能源汽车3大产业攻关路线图,深度参与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建有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未来食品2个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东方电气、中航工业、中国石油、大唐水电、中国建材、四川交建等骨干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建设丘陵山区“万亩无人”示范农场、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取得显著成效。汇聚名师学者,建强师资队伍。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80余人次。同时聘请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合作交流。学校是全国收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的100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单位;与四川省教育厅、应急管理厅共建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共建城市灾害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天府研究院”;与四川省住建厅共建消防工程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农机、食品领域合作。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成学校首个海外校区,推进本科“3+1”和硕士“1.5+1.5”双学位项目等,与易三仓大学联合招收泰国及其它东盟国家的优秀学生来校学习;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深化校际合作,联合推进中文本科“2+2”双学位项目,共同为印度尼西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文+”复合型人才。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交换、人才联合培养、学术科研合作等活动。砥砺奋进新时代,凝心聚力启新程。全体西华人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部>

院校排名

共7项,点击查看>

师资力量

汇聚名师学者,建强师资队伍。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80余人次。同时聘请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 ...全部>

王牌专业

查看全部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 上榜学科
C+

马克思主义理论

C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ESI排名全球1%学科

工程科学 | 材料科学 | 化学

就业前景

查看全部 >
95%

就业率

10%

考研率

主要就业地区 成都
主要就业方向 房地产
主要签约单位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招录数据

学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招生计划
上海
本科批
01组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最低分 444 445 432
超本科线 41 40 32
最低位次 33286 32897 31375
平均分 452 449 436
平均位次 31399 32023 30730
最高分 462 453 445

开设专业

经济学 | 保险学 | 投资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

招录规则

查看全部 >
招生章程 加分政策

西华大学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西华大学2023年招生章程

西华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

共7条,点击查看>

校园生活

查看全部 >

院校满意度 4.2

校园风光

校园建筑

校园风光

收费标准

普通类:3700-5500元/年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

西华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西华大学什么档次?算好大学吗?属于什么级别?

西华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2021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