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库

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工业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引起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毛泽东主席亲临四川隆昌气矿视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亲自主持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1958年3月,位于南充东观、广安武胜、遂宁大英的三口探井喷出高产油流,震动全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将军坐镇南充,打响了川中石油大会战。为了加快开发四川石油天然气资源,也为西南协作区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培养技术干部,国家决定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校址就设在川中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川北重镇南充市。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先期在成都招收643名首届学生,随后委派基建司司长马载同志率领一批年轻专家和干部职工奔赴南充,筹划学院的创建工作。9月20日,石油工业部会同教育部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学院。从此,学校伴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建设发展,开始了先有学生后建学校的破常规办学实践。1970年7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3月,学校划转四川省,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大学,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11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南石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1991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6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学校建有成都、南充两大校区,校园总面积3000余亩。共有15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本科具有招生资格专业74个(其中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73个),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四川省特色专业1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3个。学校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33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2项(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1项)。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学校在全国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单中的排名从2019年第106位提升至2023年第74位,在已发布的4期“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榜单中,均位列全国前十,是进入前十的唯一省属高校。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各类教材330余部,其中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1部,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4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奖37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位列全国第10名,是进入前10的唯一省属高校。其中,2016年以来,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6项、银奖24项、铜奖43项。2001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次被评为“优秀”。2018年与2023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受到专家组和四川省教育厅一致肯定。西南石油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目前,学校共有研究生导师13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3人(其中校外博导28人),硕士生导师1081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自主设置能源类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29个。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涵盖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工程学、化学、材料学、地球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20年再次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1449人(含非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统招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其中普通本科生31413人,统招硕士研究生8486人,博士研究生1033人,学历外国留学生517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4万余名毕业生。学校毕业生思想素质好、团队精神强,扎根基层、踏实肯干、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上手快、后劲足、业绩突出,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赞誉。他们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教授、学者,一大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条战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2753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21人。有500余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能源大奖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4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3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79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2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1人,“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1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菁英9人,“天府青城计划”社科菁英2人,“天府青城计划”青年科技人才4人, 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4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21人。有100余人次重要荣誉称号获得者。其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四有”好老师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师德楷模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学校把握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新形势,聚焦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领域,油气并举,气为特色,强势保持学校在常规石油天然气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时加强深地深海、页岩油气、天然气水合物、CCUS、非常规、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研究。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非共识、高风险、颠覆性科技工作,承担高级别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实现了一系列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度世界大学影响力榜单》“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单项全球排名101-200位。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团队41个。其中: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18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含培育)团队、创新研究群体,2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其他省级创新团队19个。现有国家级、部省级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平台)80个。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其他国家级平台17个(含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应用数学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等)5个;部省级平台52个(含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普)研究基地(实验室)5个;与中国石油集团创建全国首个“央企-高校”创新联合体,构建新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纵向项目4676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规划、科技厅软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240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项目1140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738项;发表论文36223篇,出版著作751部;授权专利11632件,省属高校第1位,其中发明专利5991件,实用新型(含外观设计)专利5641件;获中国专利奖4项,并列全国双一流大学第38位,四川省第2位。2023年学校新增项目合同经费10.2亿,实到科研经费8.5亿元。学校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决策部署,2018-2022连续5年获四川省定点帮扶先进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案例4次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学校积极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牵头成立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度参与碳中和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负责清洁低碳能源技术研究部,以双一流学科顶尖科研团队为核心,联合参建高校组建了“天然气绿色开发利用”“零碳能源系统”“水风光储智慧能源”3个研究中心。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西部地区唯一以石油天然气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5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获批全国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科技园依托西南石油大学的科技资源优势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建成了以石油勘探开发、石油装备、石油化工等核心技术领域为主,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与办公服务等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学校与成都市共同打造“环西南石油大学能源科技经济圈”,在成都市建有科技交流中心,在天府新区建有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具有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获评四川省党建示范校等示范创建项目12项,获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9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1个、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多人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省部级以上表彰。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以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富有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保证,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学校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称号。2019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第三届)。今日的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践行“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为建成以工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相关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奠定坚实基础而不懈奋斗! ...全部>

院校排名

共8项,点击查看>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753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21人。有500余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能源大奖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4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3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79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2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1人,“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1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菁英9人,“天府青城计划”社科菁英2人,“天府青城计划”青年科技人才4人, 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4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21人。有100余人次重要荣誉称号获得者。其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四有”好老师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师德楷模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 ...全部>

王牌专业

查看全部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 上榜学科
A+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B+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双一流学科名单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就业前景

查看全部 >
96%

就业率

17%

考研率

2%

出国率

主要就业地区 成都
主要就业方向 石油化工

招录数据

学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招生计划
上海
本科批
01组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最低分 490 498 484
超本科线 87 93 84
最低位次 22003 20181 21082
平均分 501 502 487
平均位次 19243 19158 20403
最高分 510 504 491

开设专业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 社会工作 | 体育教育 | 英语 | 俄语 | 数学与应用...

招录规则

查看全部 >
招生章程 加分政策

西南石油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西南石油大学2023年招生章程

西南石油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共7条,点击查看>

校园生活

查看全部 >

院校满意度 4

运动场所

宿舍

宿舍

收费标准

普通类:4440-4920元/年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

西南石油大学什么档次?算好大学吗?属于什么级别?

西南石油大学能和211大学比吗?西南石油大学在川内认可度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什么档次?西南石油大学算名校吗?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