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学院录取线多少分2026年?本文将奉上苏州工学院2025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6年有意报考苏州工学院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苏州工学院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苏州工学院位于江苏苏州,隶属于江苏省,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理工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卓越工程师、双万计划。
据悉,苏州工学院一共拥有10个特色专业。在2025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4138名、2025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100名。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苏州工学院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6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
苏州工学院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天津 | 苏州工学院01组 | 540 | 28631 | |
| 天津 | 苏州工学院02组 | 532 | 30928 | |
| 河北 | 苏州工学院物理组 | 537 | 99987 | |
| 辽宁 | 苏州工学院物理组 | 492 | 60552 | |
| 上海 | 苏州工学院(01) | 453 | 37376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1组 | 544 | 26540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2组 | 551 | 23247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3组(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488 | 53482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4组 | 527 | 125021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5组 | 542 | 103949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6组 | 535 | 113739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7组 | 529 | 122198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8组 | 541 | 105341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09组 | 524 | 129305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10组(中外合作办学) | 515 | 142068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11组(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463 | 205975 |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12组(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463 | 205975 | |
| 浙江 | - | 536 | 129773 | |
| 安徽 | 苏州工学院001组 | 530 | 92608 | |
| 安徽 | 苏州工学院002组 | 540 | 81073 | |
| 安徽 | 苏州工学院003组(中外合作办学) | 533 | 89429 | |
| 福建 | 苏州工学院500组 | 527 | 49465 | |
| 福建 | 苏州工学院999组 | 517 | 11713 | |
| 江西 | 苏州工学院第101组 | 549 | 13001 | |
| 江西 | 苏州工学院第501组 | 522 | 58768 | |
| 山东 | - | 497 | 193544 | |
| 湖北 | 苏州工学院第01组 | 547 | 14446 | |
| 湖北 | 苏州工学院第02组 | 530 | 60629 | |
| 湖南 | 苏州工学院第104组 | 518 | 20253 | |
| 湖南 | 苏州工学院第105组 | 508 | 82093 | |
| 广东 | 苏州工学院203组 | 537 | 100600 | |
| 广西 | 苏州工学院111组 | 514 | 13009 | |
| 广西 | 苏州工学院151组 | 490 | 62489 | |
| 海南 | 苏州工学院(01) | 593 | 13518 | |
| 海南 | 苏州工学院(02) | 583 | 15584 | |
| 海南 | 苏州工学院(03) | 580 | 16238 | |
| 重庆 | 苏州工学院历史组 | 524 | 12075 | |
| 重庆 | 苏州工学院物理组 | 509 | 56392 | |
| 四川 | 苏州工学院专业组101 | 519 | 102062 | |
| 四川 | 苏州工学院专业组102 | 529 | 89512 | |
| 四川 | 苏州工学院专业组103 | 550 | 20096 | |
| 四川 | 苏州工学院专业组104 | 534 | 27829 | |
| 贵州 | 苏州工学院物理组 | 471 | 75877 | |
| 贵州 | 苏州工学院历史组 | 519 | 15530 | |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750多人,博士近700人。建有省级优秀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4个;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突贡”专家、省级“师德标兵”、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省“双创博士”、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以上人才及人才项目28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