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5年?本文将奉上鲁东大学2024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5年有意报考鲁东大学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鲁东大学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鲁东大学位于山东烟台,隶属于山东省,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综合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双万计划。
据悉,鲁东大学一共拥有17个硕士点、19个特色专业。在2025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2796名、2024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09名,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被教育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C,是整个鲁东大学最好的学科。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鲁东大学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5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鲁东大学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文科 分数 |
文科 位次 |
|
新疆 | 363 | 22784 | 407 | 5114 |
鲁东大学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鲁东大学(01) | 489 | 34671 | |
天津 | 鲁东大学01组 | 553 | 24137 | |
天津 | 鲁东大学02组 | 486 | 42567 | |
河北 | 鲁东大学物理组 | 510 | 107334 | |
河北 | 鲁东大学历史组 | 548 | 16776 | |
辽宁 | 鲁东大学历史组 | 443 | 19214 | |
辽宁 | 鲁东大学物理组 | 463 | 70851 | |
黑龙江 | 鲁东大学第002组 | 533 | 5644 | |
黑龙江 | 鲁东大学第004组 | 471 | 44354 | |
上海 | 鲁东大学(01) | 422 | 38053 | |
上海 | 鲁东大学(02) | 437 | 34923 | |
江苏 | 鲁东大学01组 | 536 | 24138 | |
江苏 | 鲁东大学02组 | 533 | 102418 | |
江苏 | 鲁东大学03组 | 529 | 107572 | |
江苏 | 鲁东大学04组(中外合作办学) | 492 | 155088 | |
浙江 | - | 480 | 189358 | |
浙江 | - | 492 | 178059 | |
安徽 | 鲁东大学001组 | 515 | 105913 | |
福建 | 鲁东大学500组 | 519 | 61072 | |
福建 | 鲁东大学999组 | 464 | 100764 | |
江西 | 鲁东大学第101组 | 543 | 12525 | |
江西 | 鲁东大学第501组 | 517 | 68005 | |
山东 | - | 438 | 330495 | |
湖北 | 鲁东大学第01组 | 538 | 12008 | |
湖北 | 鲁东大学第02组 | 520 | 72786 | |
湖北 | 鲁东大学第03组 | 507 | 83628 | |
湖南 | 鲁东大学第101组 | 516 | 18763 | |
湖南 | 鲁东大学第103组 | 492 | 97808 | |
湖南 | 鲁东大学第104组 | 472 | 123440 | |
广东 | 鲁东大学201组 | 478 | 54314 | |
广东 | 鲁东大学202组 | 508 | 133084 | |
广西 | 鲁东大学101专业组 | 516 | 12408 | |
广西 | 鲁东大学102专业组 | 435 | 104446 | |
广西 | 鲁东大学103专业组 | 474 | 73756 | |
海南 | 鲁东大学(01) | 583 | 15317 | |
海南 | 鲁东大学(02) | 483 | 41779 | |
重庆 | 鲁东大学历史组 | 493 | 16343 | |
重庆 | 鲁东大学物理组 | 427 | 97452 | |
贵州 | 鲁东大学历史组 | 528 | 11319 | |
贵州 | 鲁东大学物理组 | 442 | 69601 | |
甘肃 | 鲁东大学001专业组 | 521 | 6117 | |
甘肃 | 鲁东大学002专业组 | 490 | 36848 | |
甘肃 | 鲁东大学003专业组 | 494 | 35189 |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强校之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现有专任教师近2000人,其中,正高269人、副高653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1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24人次。人才团队建设不断加强,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49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建有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