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5年?本文将奉上广西科技大学2024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5年有意报考广西科技大学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广西科技大学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广西科技大学位于广西柳州,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理工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卓越医生、双万计划。
据悉,广西科技大学一共拥有15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3个特色专业。在2025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4929名、2024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165名。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广西科技大学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5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广西科技大学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天津 | 广西科技大学01组 | 517 | 34001 | |
天津 | 广西科技大学02组 | 545 | 26331 | |
河北 | 广西科技大学历史组 | 550 | 16118 | |
河北 | 广西科技大学物理组 | 486 | 145053 | |
辽宁 | 广西科技大学物理组 | 440 | 82337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1组 | 485 | 11157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2组 | 441 | 17997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3组 | 443 | 54597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4组 | 482 | 40492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5组 | 496 | 35821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6组 | 485 | 39401 | |
黑龙江 | 广西科技大学第007组(中外合作办学) | 451 | 51612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1组 | 514 | 34139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2组 | 526 | 111412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3组 | 530 | 106217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4组 | 512 | 129567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5组 | 509 | 133496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6组(中外合作办学) | 501 | 143833 | |
江苏 | 广西科技大学07组 | 567 | 61604 | |
浙江 | - | 492 | 164380 | |
浙江 | - | 484 | 185534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1组 | 510 | 112660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2组 | 522 | 96315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3组 | 519 | 100476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5组 | 532 | 84360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6组(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121148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7组 | 502 | 122587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08组 | 548 | 66660 | |
安徽 | 广西科技大学051组 | 507 | 116187 | |
福建 | 广西科技大学500组 | 534 | 51009 | |
福建 | 广西科技大学516组 | 526 | 56371 | |
福建 | 广西科技大学999组 | 526 | 56371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1组 | 511 | 74989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2组 | 517 | 67682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3组 | 524 | 61312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4组 | 510 | 75571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5组 | 525 | 60550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6组(中外合作办学) | 498 | 89497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7组 | 503 | 83699 | |
江西 | 广西科技大学第508组 | 506 | 80281 | |
山东 | - | 460 | 279270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1组 | 499 | 22253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2组(护理类) | 432 | 45225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3组 | 521 | 71942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4组 | 528 | 66198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5组 | 508 | 82752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6组 | 529 | 65360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7组 | 526 | 67862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8组 | 501 | 88667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09组 | 522 | 71108 | |
湖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组 | 510 | 81046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1组 | 500 | 24663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2组 | 496 | 26389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4组 | 501 | 87224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5组 | 508 | 79429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6组 | 495 | 94240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7组 | 506 | 81598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09组 | 541 | 48114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110组 | 490 | 100261 | |
湖南 | 广西科技大学第208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460 | 139679 | |
广东 | 广西科技大学201组 | 522 | 110912 | |
广东 | 广西科技大学202组 | 511 | 128565 | |
广东 | 广西科技大学203组 | 513 | 125981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11专业组 | 472 | 23714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21专业组 | 452 | 30354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51专业组 | 461 | 83711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52专业组 | 480 | 69375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53专业组 | 495 | 58831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54专业组 | 424 | 114013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61专业组 | 473 | 74468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62专业组 | 443 | 97909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63专业组 | 517 | 44179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71专业组 | 491 | 61531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172专业组 | 506 | 51461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351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 | 494 | 59447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711专业组(民族班) | 479 | 21667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742专业组(预科类) | 461 | 27178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751专业组(民族班) | 487 | 64398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752专业组(民族班) | 486 | 65094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762专业组(民族班) | 474 | 73756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792专业组(预科类) | 451 | 91477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951专业组(精准专项) | 460 | 84507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952专业组(精准专项) | 458 | 86038 | |
广西 | 广西科技大学962专业组(精准专项) | 445 | 96298 | |
海南 | 广西科技大学(01) | 595 | 12898 | |
海南 | 广西科技大学(02) | 559 | 20885 | |
海南 | 广西科技大学(03) | 582 | 15570 | |
海南 | 广西科技大学(04) | 538 | 26380 | |
海南 | 广西科技大学(80)(中外合作) | 515 | 32818 | |
重庆 | 广西科技大学物理组 | 507 | 49916 | |
贵州 | 广西科技大学物理组 | 476 | 68798 | |
贵州 | 广西科技大学历史组 | 530 | 11047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1专业组 | 471 | 13697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3专业组 | 485 | 38906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4专业组 | 492 | 35992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5专业组 | 496 | 34361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6专业组 | 489 | 37229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7专业组 | 495 | 34795 | |
甘肃 | 广西科技大学008专业组 | 482 | 40148 |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5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余人。2017年重点实施“3331高层次人才计划”以来,新增博士近300人,近100人入选“3331高层次人才计划”。大力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送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