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学院录取线多少分2026年?本文将奉上重庆工程学院2025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6年有意报考重庆工程学院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重庆工程学院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重庆工程学院位于重庆,隶属于重庆市教委,是一所民办性质的理工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双万计划。
据悉,重庆工程学院一共拥有1个特色专业。在2025年民办高校排名(软科)中位列第0名、2025年民办I类排名(校友会)中位列第0名。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重庆工程学院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6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
重庆工程学院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文科 分数 |
文科 位次 |
|
| 新疆 | 283 | 43591 | 338 | 13672 | |
|
重庆工程学院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黑龙江 | 重庆工程学院第001组 | 429 | 18518 | |
| 黑龙江 | 重庆工程学院第002组 | 399 | 70212 | |
| 黑龙江 | 重庆工程学院第003组 | 408 | 66529 | |
| 黑龙江 | 重庆工程学院第004组 | 399 | 70212 | |
| 安徽 | 重庆工程学院001组 | 491 | 148126 | |
| 福建 | 重庆工程学院500组 | 489 | 78616 | |
| 福建 | 重庆工程学院999组 | 490 | 77780 | |
| 江西 | 重庆工程学院第101组 | 509 | 31893 | |
| 江西 | 重庆工程学院第501组 | 493 | 92524 | |
| 江西 | 重庆工程学院第502组 | 485 | 102378 | |
| 湖北 | 重庆工程学院第01组 | 501 | 28478 | |
| 湖北 | 重庆工程学院第02组 | 474 | 109513 | |
| 湖北 | 重庆工程学院第03组 | 473 | 110381 | |
| 湖北 | 重庆工程学院第04组 | 475 | 108619 | |
| 广东 | 重庆工程学院204组 | 511 | 48975 | |
| 广东 | 重庆工程学院205组 | 492 | 179412 | |
| 广东 | 重庆工程学院206组 | 491 | 180473 | |
| 广西 | 重庆工程学院101组 | 406 | 138411 | |
| 广西 | 重庆工程学院102组 | 406 | 138411 | |
| 广西 | 重庆工程学院103组 | 377 | 167582 | |
| 广西 | 重庆工程学院104组 | 401 | 143460 | |
| 广西 | 重庆工程学院105组 | 377 | 167582 | |
| 广西 | 重庆工程学院106组 | 428 | 41254 | |
| 海南 | 重庆工程学院(01) | 549 | 23760 | |
| 海南 | 重庆工程学院(02) | 505 | 36110 | |
| 重庆 | 重庆工程学院历史组 | 445 | 33174 | |
| 重庆 | 重庆工程学院物理组 | 425 | 103219 | |
| 四川 | 重庆工程学院专业组101 | 474 | 162900 | |
| 四川 | 重庆工程学院专业组102 | 475 | 161520 | |
| 四川 | 重庆工程学院专业组103 | 485 | 147761 | |
| 四川 | 重庆工程学院专业组104 | 475 | 161520 | |
| 贵州 | 重庆工程学院历史组 | 488 | 26292 | |
| 贵州 | 重庆工程学院物理组 | 475 | 72170 | |
| 甘肃 | 重庆工程学院001专业组 | 433 | 20759 | |
| 甘肃 | 重庆工程学院002专业组 | 410 | 74946 | |
| 甘肃 | 重庆工程学院003专业组 | 398 | 81669 | |
| 甘肃 | 重庆工程学院004专业组 | 415 | 72176 | |
| 宁夏 | 重庆工程学院001专业组 | 406 | 23197 | |
| 宁夏 | 重庆工程学院502专业组 | 417 | 20929 | |
| 宁夏 | 重庆工程学院503专业组 | 411 | 22162 | |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7%,充分满足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建有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数字艺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学院实验教学中心7个实验教学中心,建有校内外实习基地314个,形成了校内外互补结合、分布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以数字化打造教育新生态,建设了以“智慧管理、智慧识别、智能分析”为核心的智慧化平台、“智学重工”一站式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和教学大数据中心等,所有教室及实验室全部智慧化,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