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理工学院录取线多少分2026年?本文将奉上南通理工学院2025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6年有意报考南通理工学院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南通理工学院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南通理工学院位于江苏南通,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是一所民办性质的综合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双万计划。
在2025年民办高校排名(软科)中位列第0名、2025年民办I类排名(校友会)中位列第0名。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南通理工学院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6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
南通理工学院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文科 分数 |
文科 位次 |
|
| 新疆 | 284 | 43416 | 338 | 13672 | |
|
南通理工学院 25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河北 | 南通理工学院物理组 | 462 | 220074 | |
| 河北 | 南通理工学院历史组 | 488 | 57521 | |
| 山西 | 南通理工学院第001组 | 445 | 35357 | |
| 山西 | 南通理工学院第301组 | 419 | 120285 | |
| 内蒙古 | 南通理工学院第001组 | 422 | 54269 | |
| 上海 | 南通理工学院(01) | 415 | 46550 | |
| 上海 | 南通理工学院(02) | 413 | 46964 | |
| 江苏 | 南通理工学院01组 | 499 | 48117 | |
| 江苏 | 南通理工学院02组 | 485 | 182030 | |
| 江苏 | 南通理工学院03组 | 463 | 205975 | |
| 江苏 | 南通理工学院04组 | 474 | 194703 | |
| 浙江 | - | 490 | 184372 | |
| 浙江 | - | 483 | 191354 | |
| 安徽 | 南通理工学院001组 | 477 | 168222 | |
| 福建 | 南通理工学院500组 | 470 | 94712 | |
| 福建 | 南通理工学院999组 | 456 | 24118 | |
| 江西 | 南通理工学院第101组 | 496 | 40877 | |
| 江西 | 南通理工学院第501组 | 439 | 161292 | |
| 山东 | - | 441 | 332603 | |
| 湖南 | 南通理工学院第101组 | 455 | 48306 | |
| 湖南 | 南通理工学院第102组 | 420 | 193111 | |
| 广东 | 南通理工学院205组 | 492 | 64346 | |
| 广东 | 南通理工学院206组 | 464 | 229779 | |
| 广东 | 南通理工学院207组 | 476 | 208383 | |
| 广西 | 南通理工学院101组 | 370 | 174425 | |
| 广西 | 南通理工学院102组 | 402 | 53085 | |
| 重庆 | 南通理工学院历史组 | 446 | 32868 | |
| 重庆 | 南通理工学院物理组 | 425 | 103219 | |
| 四川 | 南通理工学院专业组101 | 438 | 207063 | |
| 贵州 | 南通理工学院物理组 | 387 | 157991 | |
| 贵州 | 南通理工学院历史组 | 458 | 39146 | |
| 甘肃 | 南通理工学院001专业组 | 412 | 25282 | |
| 甘肃 | 南通理工学院002专业组 | 384 | 88949 | |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的一批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师资队伍中博、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80%以上,高级职称占比达45%以上。现有省教学名师4名,市教学名师4名,省“青蓝工程”人才19名。为充分利用优秀人才资源,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学校还特聘了160多名行企业高管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奉行专家治校的原则,先后成立了由专家、教授、企业家组成的“教授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了由南通市政府主导的“产教研合作委员会”,对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业等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对教育教学质量定期进行考评,确保了高水准的学科建设和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使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