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录取线多少分2025年?本文将奉上绥化学院2024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5年有意报考绥化学院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绥化学院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绥化学院位于黑龙江绥化,隶属于黑龙江省,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综合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入选双万计划。
据悉,绥化学院一共拥有4个特色专业。在2025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0名、202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0名。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绥化学院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5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绥化学院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文科 分数 |
文科 位次 |
|
新疆 | 314 | 32333 | 340 | 10500 |
绥化学院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绥化学院历史组 | 495 | 39902 | |
河北 | 绥化学院物理组 | 486 | 145053 | |
辽宁 | 绥化学院历史组 | 489 | 13255 | |
辽宁 | 绥化学院物理组 | 471 | 55917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05组 | 453 | 15971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1组 | 403 | 69804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2组 | 420 | 63331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3组 | 406 | 68630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4组(振兴龙江计划) | 524 | 27178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5组(振兴龙江计划) | 509 | 31720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6组(振兴龙江计划) | 509 | 31720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7组(振兴龙江计划) | 501 | 34218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8组(振兴龙江计划) | 519 | 28634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29组(振兴龙江计划) | 536 | 23677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45组(八省区对等协作计划) | 417 | 22386 | |
黑龙江 | 绥化学院第046组(八省区对等协作计划) | 354 | 89040 | |
安徽 | 绥化学院001组 | 487 | 144039 | |
安徽 | 绥化学院002组 | 488 | 142498 | |
江西 | 绥化学院第101组 | 504 | 29198 | |
江西 | 绥化学院第102组 | 504 | 29186 | |
江西 | 绥化学院第501组 | 479 | 112675 | |
江西 | 绥化学院第502组 | 485 | 105792 | |
江西 | 绥化学院第503组 | 481 | 109729 | |
山东 | - | 461 | 193116 | |
湖北 | 绥化学院第01组 | 485 | 26443 | |
湖北 | 绥化学院第02组 | 493 | 95245 | |
湖北 | 绥化学院第03组 | 485 | 101894 | |
湖南 | 绥化学院第106组 | 475 | 36096 | |
湖南 | 绥化学院第107组 | 467 | 130083 | |
湖南 | 绥化学院第108组 | 453 | 149240 | |
广西 | 绥化学院101专业组 | 441 | 34421 | |
广西 | 绥化学院102专业组 | 450 | 31057 | |
广西 | 绥化学院103专业组 | 413 | 123640 | |
广西 | 绥化学院104专业组 | 422 | 115704 | |
广西 | 绥化学院105专业组 | 425 | 113181 | |
重庆 | 绥化学院历史组 | 494 | 16132 | |
重庆 | 绥化学院物理组 | 489 | 66929 | |
贵州 | 绥化学院历史组 | 483 | 25238 | |
贵州 | 绥化学院物理组 | 435 | 105516 | |
甘肃 | 绥化学院004专业组 | 455 | 16575 | |
甘肃 | 绥化学院005专业组 | 458 | 16017 | |
甘肃 | 绥化学院006专业组 | 431 | 63780 | |
甘肃 | 绥化学院007专业组 | 437 | 60962 | |
甘肃 | 绥化学院008专业组 | 434 | 62376 |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工774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597人,外籍教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大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敬业爱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