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全国95所参与高校专项计划的院校限报要求差异较大: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限报1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限报5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限报9所;而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部分院校限报99所。

一、2026高校专项95所大学限报数量
高校专项计划限报数量由各校自主设定,考生在报名阶段需严格遵守。以下为部分院校限报情况分类整理:
限报1所: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限报2所:
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限报3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限报5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
限报6-20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所)、西安交通大学(19所)、中国海洋大学(20所)
限报30-50所: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30所),上海财经大学(50所)
限报99-100所: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99所),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等(100所)
| 院校名称 | 限报 数量 |
|---|---|
| 西南财经大学 | 1 |
| 西南交通大学 | 1 |
| 北京工业大学 | 2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 |
| 中国矿业大学 | 2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 北京理工大学 | 3 |
| 电子科技大学 | 3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3 |
| 福州大学 | 3 |
| 合肥工业大学 | 3 |
| 华中农业大学 | 3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 南京理工大学 | 3 |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 厦门大学 | 3 |
| 天津大学 | 3 |
| 西北大学 | 3 |
| 长安大学 | 3 |
| 中国传媒大学 | 3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3 |
| 中国农业大学 | 3 |
| 中国人民大学 | 3 |
| 中央财经大学 | 3 |
| 北京大学 | 5 |
| 北京科技大学 | 5 |
| 广西大学 | 5 |
| 贵州大学 | 5 |
| 清华大学 | 5 |
| 陕西师范大学 | 5 |
| 上海大学 | 5 |
| 苏州大学 | 5 |
| 武汉大学 | 5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 西南大学 | 5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 | 5 |
| 黑龙江大学 | 6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6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9 |
| 北京林业大学 | 10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10 |
| 河海大学 | 10 |
| 华东理工大学 | 10 |
| 江南大学 | 10 |
| 兰州大学 | 10 |
| 上海交通大学 | 10 |
| 武汉理工大学 | 10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0 |
| 西北工业大学 | 10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 中山大学 | 10 |
| 西安交通大学 | 19 |
| 东北林业大学 | 20 |
| 西南政法大学 | 20 |
| 郑州大学 | 20 |
| 中国海洋大学 | 20 |
| 东南大学 | 30 |
| 浙江大学 | 30 |
| 上海财经大学 | 50 |
| 北京化工大学 | 99 |
| 大连理工大学 | 99 |
| 东北师范大学 | 99 |
| 东华大学 | 99 |
| 复旦大学 | 99 |
| 湖南大学 | 99 |
| 华南理工大学 | 99 |
| 华中科技大学 | 99 |
| 南京大学 | 99 |
| 南京师范大学 | 99 |
| 同济大学 | 99 |
| 云南大学 | 99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99 |
| 中南大学 | 99 |
| 重庆大学 | 9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99 |
| 北京邮电大学 | 100 |
| 大连海事大学 | 100 |
| 东北大学 | 100 |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100 |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100 |
| 四川大学 | 100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00 |
| 北京交通大学 | —— |
| 北京师范大学 | —— |
| 北京语言大学 |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 |
| 湖南师范大学 | —— |
| 华东师范大学 | —— |
| 华中师范大学 | —— |
| 吉林大学 | —— |
| 南开大学 | —— |
| 山东大学 | —— |
| 四川农业大学 | —— |
| 中国药科大学 | —— |
| 中国政法大学 | —— |
注意事项:限报数量仅针对报名阶段,考生需在报名系统中查看目标院校是否冲突。例如,若考生已填报限报1所的西南财经大学,则无法同时填报其他限报院校。
二、高校专项计划能填报几所学校?
报名阶段的限报数量与志愿填报阶段的院校数量是两套独立规则,家长需注意区分:
报名阶段:考生可同时向多所院校提交申请,但需符合各校限报要求(如限报3所的学校最多选3所)。
志愿填报阶段:最终能填报的院校数量由各省考试院规定,全国多数省份仅允许填报1所,极少数省份开放2所:
1所院校: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仅设1个院校志愿。
2所院校:四川、河南允许填报2个志愿(分第一、第二志愿),增加录取机会。
典型案例:河南考生若通过5所院校的初审,填报时可从中选择2所按优先级排序;而安徽考生仅能选择1所填报,竞争更为激烈。

三、科学报考策略与避坑指南
1.报名阶段:优先匹配限报规则
避免冲突:若心仪院校限报3所,需合理搭配梯度,避免全部选择同层次院校导致初审落选。
2.志愿填报阶段:聚焦本省规则
若所在省份仅允许填报1所院校,建议选择初审通过且分数线与自身成绩最匹配的学校。
若可填报2所,可采取"一冲一稳"策略,第一志愿填理想院校,第二志愿填稳妥选项。
3.时间节点与材料准备
4月底前完成报名,避免因材料不全或系统拥堵错过机会。重点关注院校限报动态,部分高校可能临时调整政策。
四、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
本文整理出各大学高校专项计划2025年在陕西历史类和物理类的具体录取情况,供参考。
1、物理类
在下图中,分数排名前五的有清华大学(自动化类)、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汉滨区)、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白河县)、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合阳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科试验班宝塔区),分数在682-690分之间。
最为好考的是云南大学的城乡规划,分数是483分,此外分数较低的还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物流管理、黑龙江大学的生物制药、华中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类,分数在483-503分之间。


2、历史类
在下图中,分数排名前五的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分数在642-658分之间。
最为好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此外分数较低的还有兰州大学的俄语、华中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分数在541-558分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