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全国大学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被软科榜单评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力最强的本科院校。本文将展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榜软科榜单的82所院校排名以及等级评分,供2025年想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们参考!

一、202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根据软科榜单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分别是:
浙江大学:第1名,评分为56.6
西安交通大学:第2名,评分为53.0
武汉大学:第3名,评分为52.2
中国人民大学:第4名,评分为51.5
四川大学:第5名,评分为50.2
中央财经大学:第6名,评分为48.0
南京大学:第7名,评分为47.9
上海财经大学:第8名,评分为47.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9名,评分为46.4
吉林大学:第10名,评分为44.6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拔尖,可重点考虑以上10所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
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全国82所院校排名榜单一览表!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介绍
以下是对这10所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特色及就业单位的简要介绍:
1. 浙江大学:
* 教学特色:浙江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课程设置涵盖了社会保障理论、政策分析、社会保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社会保障项目调研、政策评估等。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就职于政府部门(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2. 西安交通大学:
* 教学特色: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以量化分析和政策研究为特色,重视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研究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
3. 武汉大学:
* 教学特色: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史悠久,学科底蕴深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实践机会,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 就业单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各级政府、社会保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教育科研机构等。
4. 中国人民大学:
* 教学特色:作为国内社会保障学科的领军者,中国人民大学该专业以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见长,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就职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国际组织及知名高校等。
5. 四川大学:
* 教学特色:四川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西部地区社会保障问题为研究重点,同时关注全国乃至全球的社会保障发展趋势。课程设置既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在西部地区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
6. 中央财经大学:
* 教学特色:中央财经大学该专业以财经特色鲜明而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技能。课程设置涵盖社会保障经济学、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就职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等。
7. 南京大学:
* 教学特色:南京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社会保障理论、政策与实务等。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
* 就业单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非营利组织等。
8. 上海财经大学:
* 教学特色:上海财经大学该专业紧密结合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置涵盖了社会保障经济学、社会保障精算等多个领域。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咨询公司及跨国公司等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教学特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法学和经济学的双重优势为支撑,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经济分析能力。课程设置既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又涉及实际案例分析。
* 就业单位:毕业生多就职于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相关机构,也有部分进入金融机构和企业。
10. 吉林大学:
* 教学特色:吉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全面且富有特色,如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会保障法等。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国际交流平台。
* 就业单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