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政地选科组合的可报专业数量共有337个,专业覆盖率达到45.6%,可报专业学科门类包含法学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历史学类、心理学类等,具体专业有法学、监狱学、外交学、治安学、侦查学等。
历政地选科组合可报专业中最吃香的十大专业分别是历史学、地理科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关系、考古学等专业。
一、2026历政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根据教育部《2024通用版拟在山东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2025、2026通用)及多省高考选科政策,历史+政治+地理(历地政)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为45.6%,可报考337个本科专业,涵盖以下主要类别及具体专业:
1、法学类
历地政可报专业: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国际经贸规则、司法警察学、社区矫正。
2、公安学类
历地政可报专业: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国内安全保卫、警务指挥与战术、技术侦查学、海警执法、公安政治工作、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反恐警务、消防政治工作。
3、新闻传播学类
历地政可报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
4、地理科学类
历地政可报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5、历史学类
历地政可报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化遗产、古文字学。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历地政选科组合更多可报专业名单可在下表查看:
二、历地政组合最吃香的十大专业
1、历史学
优势:培养深厚人文素养与批判性思维,适合从事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及文博机构工作。如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需求旺盛。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史世界一流)、南京大学(考古学A+)、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特色)。
2、地理科学
优势: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领域涵盖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就业前景广阔。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A+)、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强)、南京大学(GIS技术领先)。
3、政治学与行政学
优势:培养公共政策分析与行政管理能力,适合政府机关、国际组织、智库及企业公共事务部门。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A+)、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强)、北京大学(行政管理顶尖)。
4、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优势:聚焦全球治理与外交事务,毕业生在外交部、跨国公司、国际NGO中需求大,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机遇多。
推荐院校:外交学院(外交学王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A+)、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5、城乡规划
优势:融合地理、经济与政策分析,参与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及智慧城市建设,就业于规划设计院、政府部门。
推荐院校:同济大学(城乡规划A+)、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城乡规划)。
6、文物保护技术
优势:结合化学、材料学与历史学,从事文物修复与科技考古,市场需求稳定且专业门槛高。
推荐院校: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特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强)、敦煌研究院(合作培养)。
7、考古学
优势:探索人类历史文明,参与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与就业双重保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考古学A+)、吉林大学(边疆考古强)、四川大学(西南考古特色)。
8、法学
融合历史案例、地理法理与政治制度,培养“法律+政治+历史”复合人才。法律史方向解读法治演变,宪法方向分析国家治理,环境法关联地理监测。毕业生可进入公检法、律所或企业法务,薪资随资历增长显著。
推荐院校:中国政法大学(A+)、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9、治安学
以政治学为基础,结合GIS分析犯罪热点,运用历史案例研究治安规律。课程涵盖刑侦、社区警务等,培养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能力。毕业生可进入公安机关、海关或安全机构,享受编制保障。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A+)、中国刑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10、网络与新媒体
立足政治传播与地理可视化,培养“内容+技术”复合人才。课程含新媒体运营、舆情分析等,毕业生可进入政府宣传、主流媒体或互联网公司,对接“数字中国”战略需求。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A+)、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三、历地政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1、人文社科兴趣者:对历史脉络、地理空间、政治理论有浓厚兴趣,擅长记忆与思辨;
2、综合分析能力强者: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如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政策制定的关联分析;
3、社会公共事务关注者: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协调发展、基层治理等议题;
4、考公/考编倾向者: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素养在公务员申论、面试中优势突出;
5、师范教育意向者:历史、地理、政治为中学核心科目,师范类专业适配教师资格证获取与稳定就业需求。
综上,历地政组合虽在理工类专业覆盖上受限,但在人文社科领域专业选择丰富,且适配考公、教育、文化传承等稳定就业方向,适合综合素养强、关注社会发展的学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