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费师范生按照协议规定,会被分配到生源所在地市区任教,如果志愿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任教,需要提前申请跨省就业。
因为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生源地区有差异,所以就业区域会有偏差,像北京师范大学相关毕业生签约地区就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一、国家公费师范生分配去向
在入学前签订的就业协议里有过规定,学生毕业后的分配去向主要有两个:
(1)回生源地省份地市区的中小学进行任教,服务期共计6年。若是想要一直留在城镇工作,就需要先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一年及以上的时间。
(2)去中西部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但是需要提前提交跨省任教申请,且需获得生源地省份以及目标任教省份相关部门的同意。
二、6所部属师范大学分配到哪里?
从上述的分配原则能知道,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哪里就业,主要跟个人的户籍地有关。
依照能查询到的六大部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最新就业报告数据来看,他们就业流向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1、北师大
2022年签约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9.8%)、中部(22.22%)以及西部地区(67.97%)。
2、华中师大
2022年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24.55%)、华中(23.35%)、华东(18.49%)地区。
3、华东师大
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未单独说明公费师范生去向,但按照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地区分布概率来看,该校的公费师范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
4、东北师大
院校未公布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但考虑到该校的地理位置,其公费师范生的生源地和就业地应该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5、陕西师大
2023年最新就业质量报告未言明公费师范生流向,但参考本科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
6、西南大学
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未言明公费师范生流向,但参考本科生的生源地结构,应该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是渤海区域和中原区域。
三、如果不服从分配会有什么后果?
依照协议规定,如果毕业生不服从分配将视为违约,不仅要归还所有公费教育费用,还要缴纳一定比例(以地方规定为准)的违约金。且违约者的行为会被记入征信档案,可能会影响未来考公、考编、信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