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公布的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前三甲。这三所顶尖学府不仅学术实力雄厚,更是强基计划中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学科的领军者。
本文将系统梳理2025年强基计划高校排名及招生专业名单,帮助考生精准定位目标院校和专业。
一、2025强基计划大学排名一览表
强基计划覆盖的39所高校均为“双一流”A类院校,综合实力和学科建设水平全国领先。以下为2025年强基计划高校最新排名及办学层次:
强基 排名 |
全国 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
1 | 1 | 北京大学 | 8★ |
2 | 2 | 清华大学 | 8★ |
3 | 4 | 复旦大学 | 8★ |
4 | 5 | 浙江大学 | 8★ |
5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6 | 7 | 南京大学 | 8★ |
7 | 8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8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9 | 10 | 武汉大学 | 8★ |
10 | 11 | 南开大学 | 7★ |
11 | 12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12 | 13 | 中山大学 | 7★ |
13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14 | 14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15 | 15 | 西安交通大学 | 7★ |
16 | 15 | 国防科技大学 | 8★ |
17 | 16 | 山东大学 | 7★ |
18 | 17 | 同济大学 | 7★ |
19 | 18 | 四川大学 | 7★ |
20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21 | 20 | 厦门大学 | 7★ |
22 | 21 | 东南大学 | 7★ |
23 | 22 | 天津大学 | 7★ |
24 | 23 | 西北工业大学 | 7★ |
25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26 | 25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27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28 | 26 | 吉林大学 | 7★ |
29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30 | 28 | 中南大学 | 7★ |
31 | 29 | 中国农业大学 | 7★ |
32 | 29 | 东北大学 | 6★ |
33 | 31 | 电子科技大学 | 6★ |
34 | 32 | 湖南大学 | 6★ |
35 | 33 | 重庆大学 | 6★ |
36 | 34 | 兰州大学 | 6★ |
37 | 47 | 中国海洋大学 | 6★ |
38 | 5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39 | 81 | 中央民族大学 | 6★ |
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名单
强基计划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各校招生专业侧重不同,考生需结合兴趣与学科特长选择。以下是部分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1.北京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类、哲学、基础医学、力学类、核科学与技术;
2.清华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类、哲学、力学类、核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3.中国人民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类、哲学、核科学与技术。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力学类、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5.北京理工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力学类、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6.中国农业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数学、化学、生物。
7.中央民族大学
强基计划开设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类、哲学。
特殊提示:
部分高校开设交叉学科方向,如北京大学的基础医学(八年制)、清华大学的化学生物学。文史类专业招生院校较少,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
三、强基计划报考建议
1.匹配兴趣与排名:优先选择学科实力强劲的院校,如数学选北大、清华;化学选中科大、南开。
2.关注校考难度:清北等顶尖院校校考难度大,需提前准备学科竞赛或科研经历。
3.重视基础学科特性:强基计划专业以学术研究为导向,适合有深造意愿的考生。
4.提前规划材料:部分院校要求提交个人陈述、获奖证书等,建议提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