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双非大学”指的是非“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些学校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卓越的表现和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三所中国最好的双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和江苏大学,并参考软科2024年排行榜,列举中国双非大学前50强排名及分数,为2025年的考生提供参考。
一、中国最好的双非大学
1、浙江工业大学(2024软科全国排名64)
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位于杭州,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创办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后历经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等阶段,逐步发展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浙工大在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分,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此外,学校的化学、工程学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多个学科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浙工大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被誉为“双非”典范。
2、深圳大学(2024软科全国排名72)
深圳大学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创办于1983年,是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多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包括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化学等。
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中国学科评级中获评A等级,超过了多所985高校。此外,学校的数学学科在《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世界第451-500名,显示了其强大的学科实力。深圳大学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3、江苏大学(2024软科全国排名80)
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江苏工学院等阶段,于2001年合并组建为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在工科和理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拥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江苏大学注重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全面的素质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二、中国双非大学前50强名单及排名
根据软科2024年排行榜,中国双非大学前50强排名均在全国200名以内,其中排名最高的10所大学名单如下:
1、浙江工业大学:全国第64名
2、深圳大学:全国第72名
3、江苏大学:全国第80名
4、扬州大学:全国第82名
5、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第87名
6、浙江师范大学:全国第88名
7、南京工业大学:全国第89名
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第97名
9、广州大学:全国第98名
10、广东工业大学:全国第100名
双非大学前50强完整排名可见下表:
三、2024年双非大学分数线Top50
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且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志愿填报。
以江西省2024年的招生数据为例,在分数线排名前50的双非大学中,物理类录取线在589-625分之间,位次在4237-15676之间;历史类双非大学的录取线在589-609分之间,位次在1315-2993之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位次,结合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趋势,进行合理的选择。
下面是2024年双非大学分数线Top50一览表,供参考:
学校名 | 科类 | 专业组 | 2024 分数 |
2024 位次 |
---|---|---|---|---|
陆军军医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625 | 4237 |
首都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623 | 4506 |
陆军军医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613 | 6927 |
大连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612 | 7287 |
深圳大学 | 物理 | 第503组 | 610 | 7759 |
西南政法大学 | 历史 | 第102组 | 609 | 1315 |
华东政法大学 | 历史 | 第102组 | 607 | 1463 |
陆军军医大学 | 物理 | 第503组 | 606 | 9014 |
陆军军医大学 | 物理 | 第504组 | 606 | 9097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历史 | 第161组 (国家专项) |
604 | 1644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历史 | 第101组 | 603 | 174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历史 | 第102组 | 602 | 176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历史 | 第162组 (国家专项) |
602 | 1809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602 | 10172 |
华东政法大学 | 物理 | 第503组 | 602 | 10100 |
重庆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临床医学类) |
602 | 10410 |
深圳大学 | 历史 | 第101组 | 601 | 188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 | 第503组 | 601 | 10594 |
首都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600 | 10854 |
西北政法大学 | 历史 | 第101组 | 598 | 2142 |
深圳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98 | 11798 |
华东政法大学 | 历史 | 第161组 (国家专项) |
597 | 2172 |
西南政法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596 | 12559 |
华东政法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595 | 12982 |
南京审计大学 | 历史 | 第102组 | 594 | 2464 |
陆军军医大学 | 物理 | 第507组 | 594 | 13328 |
深圳技术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594 | 13262 |
昆明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4组 | 594 | 13144 |
浙江工业大学 | 物理 | 第504组 | 593 | 13702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5组 | 592 | 14070 |
温州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3组 | 592 | 13986 |
重庆邮电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92 | 1435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历史 | 第102组 (政治学类) |
591 | 2784 |
上海政法学院 | 历史 | 第101组 | 591 | 2787 |
南京审计大学 | 历史 | 第101组 | 591 | 2804 |
中国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91 | 14378 |
东北电力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91 | 14739 |
徐州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91 | 14722 |
广东财经大学 | 历史 | 第101组 | 590 | 2884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590 | 15087 |
华东政法大学 | 物理 | 第561组 (国家专项) |
590 | 15054 |
上海理工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90 | 15000 |
西南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3组 | 590 | 14903 |
江西财经大学 | 历史 | 第101组 | 589 | 2993 |
汕头大学 | 物理 | 第504组 | 589 | 15581 |
南方医科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 589 | 15556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89 | 15355 |
南京审计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89 | 1555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 | 第501组 | 589 | 15314 |
三峡大学 | 物理 | 第502组 (水利电力 特色专业组) |
589 | 15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