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后,出现了 “3+3” 和 “3+1+2” 两种模式,其中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以解决学科间不公平问题。其中3+3省份计算方法多为固定换分法,而3+1+2省份多为区间转换法。具体可见下文。
2025全国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汇总
1、3+3省份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1)浙江:固定换分法
采用五等20级赋分制,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根据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
(2)上海:固定换分法
实行5等11级赋分制,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
(3)北京:固定换分法
把学生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再按照排名将1%-15%,16%-55%、56%-85%、86%-99%、100%以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a、b、c、d四个等级内又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5个小的等级。根据学生卷面分数的排名和报考科目的总人数,确定学生属于哪个等级内,再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给予赋分。
(4)天津:固定换分法
按照实际参加当次考试学生总数(成绩为零分的学生除外)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每门科目成绩由五等细化为a5、a4、a3、a2、a1;b5、b4、b3、b2、b1;c5、c4、c3、c2、c1;d5、d4、d3、d2、d1;e共21级,分别占2%、3%、4%、5%、6%;7%、7%、7%、7%、7%;6%、6%、6%、6%、6%;5%、4%、3%、1%、1%;1%,其中a为满分10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5)山东:区间换分法
计算公式:R/r=(A−T)/(T−a)
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 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 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 A,最小值为 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 T,则赋分公式为
赋分规则如下:
采用5等8级赋分制,等级考试科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6)海南:固定换分法
先确定各科原始成绩的全省排名,同时计算出每个原始分下的考生人数占该科目考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再通过《高考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查出对应的分数。
2、3+1+2省份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在3+1+2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需从物理和历史两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赋分制度同样基于考生的原始成绩和排名进行等级划分。以下是一个典型的3+1+2省份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设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为Y1、Y2,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为T1、T2,某考生的原始分为Y,其等级转换分为T。
转换公式一般为:
(Y−Y1)/(Y2−Y1)=(T−T1)/(T2−T1)
或者变形为:
R/r=(A−T)/(T−a)
其中,R、r、A、a、T的含义与3+3模式中的相同。在具体实施中,各省份会根据考生人数、成绩分布等因素,确定具体的等级划分和赋分区间。例如,有的省份将再选科目成绩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赋分区间,如A等级对应100-86分,B等级对应85-71分,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