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项计划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招生区域有限、专业有限以及门槛较高这三个方面。不过国家专项可以多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同时也有机会低分上名校,且报了国家专项不会有什么影响,未被录取的考生仍然可以参加正常高考志愿填报。
一、国家专项的弊端
1、具有区域限制
国家专项属于一种扶贫计划,也就是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因此实施的区域是有限制的,教育部明确规定,国家专项计划只能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学生中招生。
因此并不是所有高考生都能报考国家专项,限制区域是比较多的,各位同学在报考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2、招生专业有限
以四川大学为例,学校在河北的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专业只有7个,包括法学、历史学、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土木工程、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类等,相对于四川大学普通类本科招生的80多个专业,供同学们选择的专业真的很少。
而且也不难发现,这些专业多数都是不太热门的,像川大比较好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这类专业,国家专项批并不能报考。而且国家专项给出的招生计划也是有限的,因此虽说这个计划给了贫困生考入名校的机会,但竞争也非常激烈。
3、招生门槛较高
虽说国家专项计划存在降分录取的可能,但也有部分高校会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而且就算降分也至少是在一本线或本科线上,整体来看,对高考成绩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学校在省内普通类文科录取最低分是570分,国家专项计划批最低分是554分,虽说降低了16分,但同样也超过了一本线21分。理科也是如此,普通类最低562分,国家专项批518分,降低了44分,但也压一本线录取。
不降反升的高校同样存在,比如华北科技学院,学校2023年在江西普通批理科二本录取最低分490分,但国家专项批录取最低分501分,国家专项录取分反而高了11分,而且超二本线56分。
二、报了国家专项有什么影响
报了国家专项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国家专项批次未被录取的话,也可继续参与后面高考志愿填报,这也是国家专项的好处之一。
当然国家专项并不止这一个好处,除了相当于多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外,国家专项政策备受关注,也可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而且实行国家专项招生的学校都是好学校,考生也可以实现“低分上名校”的梦想。
总之:
凡事都具有双面性,国家专项也不例外,因此是否报考国家专项各位同学需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大家在报考前就应该了解各种弊端和好处,以免在报考后产生后悔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