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通常会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评论,其运用的语句引经据典,不仅文字优美,更是寓意深远。可以说整理人民日报素材摘抄,对于高中作文的撰写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具深度。本期将根据人民日报的经典语录,整理了人民日报金句集锦,供同学们查阅。
一.人民日报素材摘抄2023
1.“中秋和国庆一起过,简称‘中国’”,出来看月亮吗?
2.跨界是两个品牌利用优势资源、融合双方元素,共同推出新产品的一种合作方式。联名是商家对存量用户的唤醒和对增量用户的拓展。
3.“茶”字拆开,便是人在草木间。于乾坤之大中,得见草木之青。
4.书香漫“延”奇妙夜,图书馆解锁全新打开方式。网友笑称“这是一个让人悄悄变厉害的地方”。
5实践表明,找准载体、细处着眼,见人见物见生活,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润物无声、收获实效。
6.实践证明,有大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学生,才能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7.一片甲骨惊天下。一个个方块字,构筑起穿越古今的文化长城,让我们至今仍能欣赏唐诗宋词的优美、品味昆曲京剧的魅力。
8.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9.40多年来,每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一句“起立”。“起立”代表着力量、希望和行动。中国的“起立”,将由孩子们的“起立”撑起。
10.酸梅汤的再次“翻红”,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保温杯里泡枸杞,与艾灸、八段锦等广受追捧,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寄托着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11.躬耕于方寸之间,见得“采菊东篱下”的快适、“篱落疏疏一径深”的娴静,耕耘在“种花家”的精神世界中占得一席之地。即便是阳台上的“螺蛳壳里做道场”,也能创造出一份属于中国人的慰藉与浪漫。
12.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人分享出自己“血脉觉醒”的种植时刻。
13.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14.长沙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体现了指点江山的伟人气概;兰州的“黄河母亲”,象征黄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华夏子孙;深圳的“开荒牛”,彰显着敢闯敢试的特区气质。
15.从洪荒少女傅园慧横空出世,到冰雪公主谷爱凌冬奥走红,从女排夺冠引发集体共鸣,到乒乓天团成为全民偶像……近年来,体坛渐成顶流“星工厂”,每逢大赛火出圈,不是偶“燃”是必然。
二.人民日报金句集锦
1.莫让饭圈成怪圈,运动员要离饭圈远一点,粉丝也别靠运动员太近,赛场与观众席之间才是追星的最佳距离,关注比赛本身就是对运动员的最大支持。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理智追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那曲高寒,没有夏天,希望老人们的晚年都在春风里。”当地一位民政干部的话,让人感受到暖意。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寥寥几条练车道,也是日后纵横山河、驰骋万里的一个起点。
4.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5.天津跳水大爷之所以能够走红,也与天津独特的文化气质有关。天津具有丰富的海派文化和港口文化,也是当之无愧的曲艺之乡,形成了率真豪爽、亲切包容、幽默诙谐的地方性格。
6.互联网时代,借助一项活动、一道美食、一个打卡点火出圈,甚至成为地方新名片的不在少数。此前西安大唐不夜城里的“不倒翁小姐姐”、贵州大山深处举办的村BA,以及数十万人“进淄赶烤”,都曾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度成为现象级的“顶流”。
7.从“酱香拿铁”品味中国品牌:一个是希望拓展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传统白酒品牌,一个是正与国际知名品牌展开激烈竞争、亟待挖掘本土化优势的中国年轻咖啡品牌,二者的结合,包含了诸多要素的碰撞与融合。这样的“联名”出圈,成为这个时代无数中国品牌成长、探索、发展的生动注脚。
8.彼处脉动,此处音动;那时声动,此刻心动。循着宇宙深处的神秘律动,循着文明肇始的远古笛音,人们的好奇心被打开。
9.探索未知,步履不停,而我们也正在从未知到已知的“解锁”中,拓宽认知世界的边界,拓展理解宇宙的维度,最终得以在缝隙中窥见辽阔,在坚持中成就神奇。
10.正如人们所说: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豆橛子”。当山东人吃豆橛子、江苏人吃毛豆、甘肃吃土豆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居民的“菜篮子”才能装进更多幸福与舒心。
金句适用话题 | |
---|---|
序号 | 标题 |
1 |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
2 | 家国情怀 |
3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4 | 时代青年 |
5 | 创新 |
6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以上就是关于“人民日报素材摘抄2023”一文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