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1+2赋分下最吃亏的有物化生组合和选择人数较少的组合等。然而,谁最吃亏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和所选组合的特点。物化地组合并不是最烂组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反而,物化地组合优势很多。
一、3+1+2赋分谁最吃亏?
物化生组合的学生:
学习难度大:物化生组合集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门公认的较难理科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竞争激烈:由于物化生组合的专业选择范围广,吸引了大量学霸级考生选择,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而言,很难在赋分过程中获得优势。
选择人数较少的组合:
赋分不确定性大:在赋分制度下,选择人数较少的组合可能导致赋分的不确定性增大。由于样本量小,赋分结果可能受到个别高分或低分考生的较大影响。
专业选择受限:部分组合由于选择人数少,可能无法满足一些专业的选科要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专业选择范围。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谁最吃亏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和所选组合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人数较多的组合可能因竞争激烈而吃亏;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些组合可能因赋分更合理而更具优势。
二、物化地为什么是最烂组合
物化地组合常被视为一种具有争议性的选科组合。有人因其学习难度大、竞争压力大而称其为“最烂组合”,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以下是对物化地组合并非最烂组合的解释:
专业选择优势:
覆盖广泛: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基础,与化学、地理结合,几乎涵盖了所有理工科专业以及部分文理兼收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地质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选考物化地的学生都有报考资格。相比其他组合,该组合在专业选择上的局限性极小,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学科关联紧密:
学习连贯性:从高中课程设置来看,物理、化学、地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逐步递进。先学习物理的基本原理,再结合化学的微观分析和地理的宏观现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理科思维体系。
学生群体适应性:
适合理科思维强的学生:物化地组合适合逻辑思维能力强、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享受探索科学知识的乐趣。而且,由于学习兴趣浓厚,他们往往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取得优异成绩,在赋分中占据优势。
赋分相对合理:
在赋分制度下,物化地组合的赋分相对合理。由于选择人数较多,赋分结果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地理学科的加入也增加了赋分的多样性,使得整体赋分结果更加公平。
学习难度适中:
相比物化生组合,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压力。同时,地理学科中的人文地理部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