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高考改革下选科组合的争议不断,其中“物生地”(物理、生物、地理)组合被部分人称为“死亡组合”,这显然是相对片面的结论。
物生地组合有劣势也有优势,结合行业发展以及各校专业招生情况来看,物生地最吃香的十大专业包含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等,完整名单见下。
一、物生地为什么叫死亡组合?
1、赋分竞争激烈,中等生难突围
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物生地组合在高考选科中占比高达12.54%,仅次于传统理科组合“物化生”和文科组合“史政地”。选科人数多直接导致赋分竞争加剧,尤其在实行“等级赋分制”的省份,中等成绩考生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高分难度较大。例如,在山东省2025年高考中,物生地组合的平均赋分比物化生组合低5-8分,这一差距在“一分一段表”中可能影响数千名考生的院校层次。
2、理科思维要求高,学科关联性弱
物理作为理科基础学科,对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能力要求极高;生物虽属理科,但需大量记忆知识点;地理则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需理解大气环流、地质构造等抽象概念。三科跨度大,学习模式差异显著。例如,物理侧重公式推导,生物依赖实验现象记忆,地理则需结合地图分析,导致学生需频繁切换思维方式,学习效率降低。
3、专业选择受限,部分热门专业“碰壁”
尽管物理覆盖85%的大学专业,但舍弃化学会导致部分专业无法报考:
化工、制药类:如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多数高校要求“物理+化学”组合;
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通常要求“物理+化学+生物”,部分高校甚至明确化学为必选;
部分工科:如高分子材料、冶金工程等专业,化学为隐含门槛。
4、报考热度高,学霸聚集“内卷”
物生地组合因避开了化学的难度,成为许多中等生的“保底选择”,导致该组合聚集大量考生。以江苏省为例,2025年物生地组合考生中,前20%的学霸占比达35%,远高于其他组合。这种“学霸扎堆”现象进一步压缩了中等生的赋分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死亡组合”只是戏称,每个选科组合都有不适用的人群和适用的人群,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物生地组合的优势。
二、物生地组合的真实优势
1、学习难度适中,易拿高分
相较于“物化生”组合,物生地避开了化学的复杂计算和抽象理论,生物和地理的文科属性降低了记忆压力。例如,生物的遗传学规律可通过思维导图记忆,地理的自然灾害案例可结合新闻理解,这种“半文半理”特性适合理科思维中等但文科记忆能力强的学生。数据显示,物生地组合的平均分在所有理科组合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物化生。
2、专业覆盖广,达90%以上
物理作为基础学科,覆盖了工学、理学、医学等大部分专业,加上生物和地理的补充,专业选择范围广阔。例如:
工学: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理学:地理科学、心理学、生态学;
医学: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管理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
3、适合特定人群,性价比高
对于以下三类学生,物生地是理想选择:
理科思维中等但文科记忆强:物理能保证专业覆盖,生物和地理可发挥记忆优势;
目标明确,避开化学:如立志报考护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的学生;
追求高分,规避内卷:在化学竞争激烈的省份,选择物生地可降低学习压力。
三、物生地最吃香的十大专业
1、金融学
优势:金融行业薪资高、发展快,物生地学生的数理基础适合量化分析、风险管理等岗位;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2、护理学
优势:人口老龄化加剧,护理人才缺口大,就业稳定性高;
推荐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
3、 地理信息科学(GIS)
优势:智慧城市、灾害预警等领域需求激增,GIS技术人才稀缺;
推荐院校: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优势:物理基础助力编程与算法学习,生物与地理知识可应用于生物信息学、环境模拟等交叉领域;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5、生物科学
优势: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需求增长,适合科研或医药行业;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6、临床医学
注意:部分高校要求化学,但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对物生地友好;
推荐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7、环境科学
优势:碳中和政策推动下,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
8、软件工程
优势:互联网行业对软件开发人才需求持续,物生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势明显;
推荐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机械工程
优势:制造业升级需要机械设计、智能制造人才,物理基础助力核心课程学习;
推荐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0、工商管理
优势:管理学与经济学结合,适合未来从事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岗位;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总结:
物生地组合并非“死亡组合”,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理性选择:
适合人群:理科思维中等、文科记忆强、目标明确避开化学的学生;
避坑指南:若计划报考化工、临床医学等专业,需谨慎选择;
发展建议:利用物生地跨学科优势,关注交叉领域如生物信息学、环境工程等,提升竞争力。
新高考改革下,没有绝对的“好组合”或“坏组合”,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身兴趣与能力,规划最适合的升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