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暂未公布,录取分数线为:山东最低771.07分、浙江最低806.23分、上海最低829.45分等;各专业分数线为:化学类789分-844.48分、海洋科学771.07分-841分等。
一、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4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最低是715.23分,招生地区是广东,但是平均到各省来看,基本得809分左右才能录取。
厦门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为:
省份 | 科目 | 2024录取 分数线 |
---|---|---|
广东 | 物理 | 715.23 |
江西 | 物理 | 748.53 |
湖南 | 物理 | 755.4 |
山东 | 综合改革 | 771.07 |
四川 | 理科 | 771.53 |
河南 | 理科 | 781.03 |
广东 | 历史 | 784.23 |
江苏 | 物理 | 789.4 |
福建 | 物理 | 793.23 |
重庆 | 物理 | 794.1 |
江苏 | 历史 | 799.14 |
安徽 | 物理 | 801.33 |
辽宁 | 物理 | 801.5 |
福建 | 历史 | 803.53 |
浙江 | 综合改革 | 806.23 |
安徽 | 历史 | 814.53 |
上海 | 综合改革 | 829.45 |
二、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分数线
1.化学类:789分-844.48分
2.海洋科学:771.07分-841分
3.历史学:784.23分-856.14分
4.生物科学类(生态学):715.23分-822.33分
5.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807.35分-840.54分
6.数学类:771.2分-841.97分
7.物理学:755.4分-858.37分
8.哲学:762.73分-858.86分
三、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模式及建议
1.入围模式分析
(1)入围条件
高考成绩入围:按照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6倍确定入围名单(具体倍数每年微调)。入围分数线通常比普通批低10-30分(理科波动较小,文科分差可能更大)。
破格入围:需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且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线(特控线)。厦大对破格生审核严格,更看重竞赛与报考专业的匹配度(如数学竞赛生优先入围数学类)。
(2)校测考核
笔试(占比60-70%):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难度高于高考,接近竞赛初赛水平,侧重思维深度)。文科类:语文+历史(注重经典文献解读、逻辑思辨能力)。
面试(占比30-40%):采用多对一专家面试,聚焦学科前沿与社会热点交叉问题(如“量子计算对密码学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考证方法”)。部分专业设置实验操作环节(如化学类需完成基础实验设计)。
体测:项目包括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不计入总分但需达标(一票否决制)。
(3)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分=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
注:校测1分≈高考7.5分,校测逆袭空间显著(如校测满分可抵高考56分)。
2、报考策略
(1)适配考生画像
高考成绩在厦大普通批线下0-30分且基础学科能力突出者。竞赛省一以上或具备深度学科思维(如发表过社科类论文、获得科创竞赛奖项)。明确致力于学术研究,能接受8-10年长周期培养(强基转专业仅限同类学科)。
(2)报考决策建议
梯度填报:在高考估分达到厦大普通批线下20分时,可尝试强基冲高。
竞赛生策略:银牌以上考生建议同时申报清北复交强基,铜牌/省一优先选厦大(破格录取概率更高)。
地域偏好:东南沿海考生可发挥主场优势(厦大在福建、浙江、广东招生计划占比超40%)。
3、校测备战指南
(1)笔试突击方向
理科:重点突破《数学选修4-5》(不等式)、大学先修课《普通物理学》力学部分。
文科:精读《国史大纲》《中国哲学简史》,训练史料批判性分析能力。
(2)面试核心准备
准备3分钟学科认知陈述(例:为何选择厦大历史强基而非武大?)。关注厦大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如近海环境化学、东南亚华侨史)。
(3)体测强化建议
每日进行爆发力训练(如蛙跳)+柔韧性训练(瑜伽),避免临时突击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