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主要有三大变化,包括志愿模式与批次、投档规则、选科要求等。考生需结合政策趋势与个人规划科学填报,按“冲、稳、保”梯度配置志愿。具体规则下文为大家介绍,另外也附上了各地志愿样表图片,可查看。
一、2025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讲解
第一、志愿模式与批次调整
全国29个省份实施“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模式,取代传统“院校+专业”填报方式。
例如,四川、江苏等多省采用“院校专业组”,将选科要求相同的专业归为一组(如“复旦大学-物理+化学组”),考生可填报45个专业组,每组内含6个专业志愿;河北、重庆等省则推行“专业(类)+大学”模式,考生直接填报“计算机科学+浙江大学”等具体组合,志愿数量达96-112个。
此外,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但提前批仍保留,部分地区还细分A类(如军事、公安等非平行志愿)和B类(如国家公费师范生等平行志愿),考生需根据目标专业选择批次。
第二、投档规则与风险防控
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按考生位次依次检索志愿,一旦投档成功,后续志愿自动失效。
例如,贵州本科批设置96个专业平行志愿,调档比例控制在105%以内。为降低退档风险,建议考生尽量全部填满,并关注高校招生章程中的承诺条款(如“进档不退档”)。若未被录取,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但需注意,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换录。
第三、选科与专业强绑定
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公安、法律类专业对政治科目要求更严格。考生需结合自身选科筛选专业,
例如,选考政治的考生可填报专业范围扩大约37%。此外,部分省份(如河南)在普通本科批设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提前批则设64个“专业+院校”志愿,考生需区分批次规则,避免策略混淆。
填报建议: 考生应优先明确专业方向,结合位次(而非分数)定位目标院校,按“冲、稳、保”梯度配置志愿(如45个志愿中,15个冲刺、23个求稳、7个保底),并充分利用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与往年数据,同时关注高校“零调剂”“保专业”等政策,规避退档风险。
二、2025志愿表填写模板
志愿样表通常包括以下信息:院校代码、院校名称、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以及是否服从调剂等。下面为部分地区高考志愿样表真实模板汇总,可查阅。
1、四川省(45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B段、高职(专科)批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6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河南省(48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可填报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6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陕西省(45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6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4、青海(96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专科批均可填报96个“专业+院校”志愿,每个志愿内含1个专业和1个院校,不包含专业调剂项。
5、山西省(45个志愿模板)
本科提前批B段、本科批、专科批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6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6、内蒙古(45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12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7、天津(50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A段可填报50个院校专业组、本科批B段可填报25个院校专业组、专科批可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志愿内含6个专业和1个专业调剂项。
8、云南省(40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可填报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10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9、上海(24个志愿模板)
本科批次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4个专业和1个专业调剂项;专科批次可以填报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内含6个专业和1个专业调剂项。
10、河北(96个志愿模板)
2025年河北本科批/专科批可填报96个“院校+专业(类)”志愿,没有服从调剂。
11、江西(45个志愿模板)
2025年江西本科批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专业组内可选6个专业志愿以及是否服从调剂。
12、重庆(96个志愿模板)
2025年重庆本科批和专科批可填报96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