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可将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录取数据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2024年在江苏的分数线为410分、2023年为393分、2022年为323分。倘若2025年江苏物理类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三年最高值,即410分,那么被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录取的概率便会非常高。
下文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2023、2024年在全国各省市区文科、理科、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大家查询。

一、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1、新高考院校专业组省份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在江苏物理类05组(分段培养)的最低分为461分。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徽物理类001组,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417分。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物理类第501组,2024年最低分为410。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物理类第02组,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06、372、354分。
下方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在一个表格里,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高考 省份 | 科目 | 专业组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江苏 | 物理 | 05组(分段培养) | 461 | ||
江苏 | 物理 | 04组 | 427 | 413 | 386 |
江苏 | 物理 | 06组(中外合作) | 410 | 393 | |
江苏 | 历史 | 01组 | 394 | 378 | 416 |
江苏 | 历史 | 02组(分段培养) | 460 | ||
江苏 | 历史 | 03组(中外合作) | 359 | 358 | |
安徽 | 物理 | 001组 | 417 | ||
安徽 | 历史 | 001组 | 341 | ||
江西 | 物理 | 第501组 | 410 | ||
江西 | 历史 | 第101组 | 385 | ||
湖北 | 物理 | 第02组 | 406 | 372 | 354 |
湖北 | 历史 | 第01组 | 330 | 298 | 283 |
广东 | 物理 | 502组 | 393 | 384 | 373 |
广东 | 历史 | 501组 | 374 | 370 | 340 |
广西 | 物理 | 102组 | 353 | ||
广西 | 历史 | 101组 | 335 | ||
甘肃 | 物理 | 002组 | 354 | ||
甘肃 | 历史 | 001组 | 303 |
2、非院校专业组省份
河北专科批物理类: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分数线为420分、2023年分数线为401分,2022年分数线为372分。
山西专科高职批理科: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的最低分范围为210分~318分。
浙江二段: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分数线为436分、2023年分数线为424分,2022年分数线为432分。
高考 省份 | 批次 | 科目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河北 | 专科批 | 物理 | 420 | 401 | 372 |
河北 | 专科批 | 历史 | 358 | 343 | 313 |
山西 | 专科高职批 | 理科 | 318 | 284 | 210 |
山西 | 专科高职批 | 文科 | 297 | 254 | 130 |
浙江 | 二段 | 436 | 424 | 432 | |
河南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66 | 368 | 316 |
河南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346 | 367 | 282 |
四川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06 | 315 | 208 |
四川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391 | 343 | 294 |
贵州 | 高职专科批 | 物理 | 338 | ||
贵州 | 高职专科批 | 历史 | 368 | 322 | 299 |
云南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64 | 303 | 299 |
云南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381 | 277 | 324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64 | 298 | 329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386 | 386 | 270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08 | 226 | 287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343 |
二、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教职工近600人,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32%,硕、博士学位比例达66%,“双师”素质比例达88%。
学院坚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开展教师成长与能力提升工程、双师团队建设工程、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优秀教科研团队建设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截至2018年7月,学院共有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147人、博士2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技能状元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6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产业教授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