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强基计划2025年招生政策呈现新趋势,招生院校有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报名时间集中在4-5月份,具体以各校公布的时间信息为准。
一、2025年广东强基计划招生政策
2025年,广东省强基计划招生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政策呈现三大核心特点:
1.动态调整招生专业:新增"精密仪器""量子信息"等前沿交叉学科,传统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招生规模保持稳定,文史哲类招生名额适度缩减。
2.校测模式升级:笔试环节引入"学术潜力评估",通过科研论文写作、学科思维导图绘制等形式考察创新思维;面试增加"导师组评议"环节,重点评估科研志向与学术潜力。
3.本研衔接培养:试点"强基计划+本博贯通"模式,入围考生可提前衔接导师团队,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优秀学生直通硕博连读通道。
二、广东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及报名时间
在广东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院校共有32所,39所985高校中,不在广东招收强基计划考生的只有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
广东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名单:
序号 | 招生院校 |
---|---|
1 | 北京大学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3 | 清华大学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8 | 南开大学 |
9 | 天津大学 |
10 | 大连理工大学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2 | 复旦大学 |
13 | 同济大学 |
14 | 上海交通大学 |
15 | 南京大学 |
16 | 东南大学 |
17 | 浙江大学 |
1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 | 厦门大学 |
20 | 山东大学 |
21 | 中国海洋大学 |
22 | 武汉大学 |
23 | 华中科技大学 |
24 | 中南大学 |
25 | 中山大学 |
26 | 华南理工大学 |
27 | 四川大学 |
28 | 重庆大学 |
29 | 电子科技大学 |
30 | 西安交通大学 |
31 | 兰州大学 |
32 | 湖南大学 |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时间流程如下:
时间节点 | 流程内容 |
---|---|
4月上旬 | 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
4月下旬-5月上旬 |
考生网上报名(限报1所高校) |
5月底前 | 提交综合素质评价材料 |
6月7日-10日 |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
6月25日前 | 公布高考成绩及入围名单 |
6月底-7月初 | 高校组织校测(笔试、面试) |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院校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会有差异,具体以院校实际公布招生简章信息为准。点击【2025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及入口官网(附操作流程图解)】可查询2025年强基计划39所大学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官网。
三、广东强基计划报名条件
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与特殊条件:
(一)基本条件
1.2025年高考应届生,户籍不限
2.高考成绩需达到广东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参考2024年:物理类532分,历史类539分)
3.综合素质评价无不合格记录
(二)特殊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1.学术型:
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高中阶段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
2.科研志向型:
提供参与高校科研项目、学术夏令营的证明;
提交个人科研计划书(需包含研究选题、文献综述、方法论设计)。
3.基础学科拔尖型:
高中阶段基础学科成绩均位于年级前5%;
获得"英才计划"入围资格或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资格。
温馨提示:
校测科目需与高考选科匹配(如报考物理专业需选考物理);
农村考生可关注"自强计划"专项,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广东强基计划为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考生搭建了"高考+学术"双优通道。建议考生:
3-4月:对照条件完善科研材料,完成网上报名;
5月:专注高考备考,同步准备校测(重点复习报考专业对应的大学先修课程);
6月:冲刺高考,校测前参与目标院校"云端开放日"了解导师团队。
通过科学规划,考生完全有可能在强基计划中实现"低分高录"的升学突破,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储备青年科研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