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以“院校专业组”为核心模式,本科普通批最多可填24个平行志愿,专科批设8个平行志愿。科学规划志愿梯度、理解批次录取规则是填报核心。考生需结合自身选科、成绩及职业规划填报志愿。
本文将解析各批次设置规则,提供“冲稳保”策略及填报技巧,助力考生精准填报。
一、2025上海高考24个志愿怎么填?
1.填报模式与核心原则
上海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即1个院校专业组为1个独立志愿单位,每组内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服从调剂。考生需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平行志愿原则,系统按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检索志愿,投档成功后即停止检索。
2.“冲稳保”策略分配
建议将24个志愿按比例划分为三类:
冲击型(9:7:8):前9个志愿填报略高于自身位次的院校专业组,争取“捡漏”;中间7个志愿选择与成绩匹配的院校;后8个志愿作为保底,确保录取。
稳妥型(2:14:8):仅前2个志愿尝试冲刺,中间14个志愿以稳为主,后8个志愿确保底线。
考生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方案,避免“全冲”或“全保”。
3.填报技巧
梯度设置:同一院校不同专业组间需拉开分数差距,避免集中填报热门专业组。
服从调剂:若对专业组内专业无强烈偏好,建议勾选“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降低退档风险。
批次衔接:综合评价批、零志愿批等提前批次未录取不影响本科普通批,考生可大胆尝试特殊类型招生。
选科匹配:务必核对专业组选科要求(如物理+化学),避免因选科不符导致无效志愿。
二、2025上海高考各批次志愿设置
1.本科阶段批次设置
综合评价批次:设置4个平行志愿,填报考生需在初报名公示合格名单中,且高考成绩达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零志愿批次:设置3个平行志愿,主要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沪招生。
本科提前批次:设置4个顺序志愿,包含军事、公安、消防、师范等专业,填报考生需达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部分专业需通过体检、面试。
本科艺体类批次:甲批次设1个顺序段志愿(校考专业)和10个平行段志愿(统考专业);乙批次承担征求志愿功能,未被录取考生可填报。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设置4个顺序志愿,填报考生需达本科线且具本市农村户籍。
本科普通批次:设置24个平行志愿,达本科线考生可填报。
2.专科阶段批次设置
专科提前批次:设置2个顺序志愿,含定向培养军士、航海类专业等。
专科艺体类批次:设置8个平行志愿,考生需达艺体类专科文化控制分数线。
专科普通批次:设置8个平行志愿,规则与本科普通批一致。
3.特殊类型招生规则
高水平运动队:零志愿批次设1个志愿,本科普通批设3个平行志愿,需符合高校专项资格要求。
强基计划:在本科招生批次前完成录取,考生需提前参加高校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