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在2025年志愿填报分享中明确表示:“二本计算机专业是性价比之王——只要选对路,就业不输一本边缘生。”他强调,家长不必因孩子分数不够一本而焦虑,二本计算机凭借市场需求大、技能导向强的特点,能让孩子快速实现职业落地,关键在于选校、选方向和抓实践。

一、张雪峰谈二本计算机专业
张雪峰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二本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需求匹配度高”:当前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覆盖从基础开发到技术支持的全链条,二本毕业生若能掌握扎实的代码能力、项目经验,完全可以进入中小互联网公司、传统企业数字化部门或外包服务企业,起薪普遍在5000-8000元(一线城市更高),远高于很多二本文科专业。
他特别提醒家长,选二本计算机专业“学校比分数重要”:优先选择有计算机学科积淀的院校,比如那些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或连续多年在ACM竞赛中获奖的二本。他举例提到:
长三角地区: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与华为共建ICT学院)、浙江万里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苏州城市学院(依托苏州工业园区资源,实习机会多);
珠三角地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学科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面向职业教育输出师资与技术人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与腾讯云合作开设云计算专业方向);
中部地区:武汉轻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硕士点,科研与实践结合紧密)、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连续5年超95%);
西部地区:重庆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与长安汽车等企业有合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虽以酒店管理为名,但计算机专业依托母体校资源,侧重智慧酒店技术);
北方地区:沈阳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国家电网合作,培养电力信息化人才)、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面向北京互联网企业,实习资源丰富)。
此外,张雪峰强调二本计算机学生需“避开理论陷阱”:不要只盯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传统专业,反而可以选择更实用的细分方向——比如软件工程(侧重代码开发)、网络工程(侧重网络架构与安全)、大数据技术(新兴方向,需求增长快)、人工智能(可通过自学Python、TensorFlow等工具补充)。他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入学后多参加编程竞赛(如蓝桥杯)、开源项目(如GitHub)或企业实习,“实践能力是二本生逆袭的关键”。
二、家长填报二本计算机专业的实用建议
针对2026届家长,结合张雪峰的观点,给出以下3点操作建议:
1.筛选学校看3个指标:先查学校官网的“计算机学院”页面,看是否有省级重点学科、校企合作项目;再查第三方平台(如阳光高考网)的就业报告,看近3年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就业单位类型;最后问往届家长或学生,了解学校的实训课程是否真的能动手操作。
2.专业方向匹配孩子兴趣: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爱折腾软件,选软件工程;如果孩子对手机APP开发感兴趣,选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如果孩子对数据敏感,选大数据技术;如果孩子分数较低,选网络技术或信息安全(门槛相对低,就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