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高考制度并未强制要求考生必须填满所有96个志愿,但建议考生尽量填满,以增加录取机会。目前全国各省志愿数量为96个的有河北、山东、重庆、贵州等,其中河北冲稳保比例如下:9:53:34(稳妥型方案)。
一、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模板
2025年新高考中,山东省、河北省、重庆市、贵州省、青海省在本科普通批及专科批设置96个志愿,采用“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模式。具体规则如下:
志愿结构:每个志愿对应1个具体专业与1所院校,无专业调剂选项。例如,山东考生可填报“山东大学-计算机类”,河北考生可选择“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批次设置:山东省常规批设96个志愿,河北省本科批同样设置96个志愿;重庆、贵州、青海等省份本科批也采用此模式。
投档规则: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系统按考生位次依次检索,一旦满足即投档,后续志愿自动失效。
下面以浙江为例,列举高考本科批96个志愿模板表:
二、96个志愿模板是否可以不填满?
从政策层面看,96个志愿无“强制填满”要求,但强烈建议填满全部96个志愿,原因如下:
降低滑档风险:平行志愿下,志愿数量越多,投档机会越充分。山东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未填满志愿的考生滑档概率比填满者高40%以上。
形成完整梯度:填满可构建“冲-稳-保”三级防线,避免前序志愿落空后无兜底选项。例如,若仅填50个志愿,一旦前30个未被录取,剩余20个可能因梯度不足导致滑档。
官方政策支持:多省明确建议考生科学分配志愿数量,充分利用96个名额。特殊情况如全省前0.5%的高分考生可适当减少,但需承担分数波动或政策调整风险。
三、新高考96个志愿冲稳保比例分配
“冲稳保”是96个志愿填报的核心逻辑,需先明确三者定义,再结合考生位次动态调整比例,充分发挥96个志愿的数量优势:
冲(25%-35%):选择近三年录取位次高于自身5%-10%的院校专业。例如,山东排名1万名的考生可冲击8000-9000名对应专业,争取“捡漏”机会。
稳(40%-50%):匹配与自身位次基本一致的院校专业,确保正常发挥即可录取。如1万名考生选择9000-11000名对应专业,录取概率超70%。
保(25%-30%):选取位次低于自身10%-15%的院校专业,作为安全垫。例如,1万名考生选择12000-15000名对应专业,确保发挥失常也有学可上。
下面附上2025年全国各省96个志愿冲稳保比例分配方案,供参考:
省份 | 批次 | 方案 | 冲 | 稳 | 保 |
---|---|---|---|---|---|
河北 | 本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河北 | 本科批 | 稳妥型 | 9 | 53 | 34 |
河北 | 专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河北 | 专科批 | 稳妥型 | 9 | 53 | 34 |
山东 | 一段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山东 | 一段 | 稳妥型 | 9 | 53 | 34 |
山东 | 二段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山东 | 二段 | 稳妥型 | 9 | 53 | 34 |
重庆 | 本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重庆 | 本科批 | 稳妥型 | 9 | 53 | 34 |
重庆 | 专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重庆 | 专科批 | 稳妥型 | 9 | 53 | 34 |
贵州 | 本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贵州 | 本科批 | 稳妥型 | 9 | 53 | 34 |
贵州 | 专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贵州 | 专科批 | 稳妥型 | 9 | 53 | 34 |
青海 | 本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青海 | 本科批 | 稳妥型 | 9 | 48 | 39 |
青海 | 专科批 | 冲击型 | 34 | 29 | 33 |
青海 | 专科批 | 稳妥型 | 9 | 48 | 39 |
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需遵循“填满为佳、梯度合理”原则。考生应充分利用96个名额,通过“冲稳保”策略构建三级防线,结合个人位次、专业偏好及院校录取规则动态调整方案。最终目标是在不确定中争取最优录取结果,实现“分数最大化利用”与“个人发展需求”的平衡。建议通过模拟填报工具验证方案可行性,并重点关注保底志愿的设置,确保至少有25个志愿作为安全垫,降低滑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