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师范大学全国录取分数线是399分到654分之间,其中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物理组565分、历史组574分。参考浙江招录数据,各专业分数线是:中国语言文学类661分、历史学(师范)656分、地理科学类656分等。

一、南京师范大学2025年录取分数线
1、全国录取情况
2025年南京师范大学全国录取分数线最低是399分,最高是654分,平均分在592分左右。在多数地区录取最低分均超过500分。低于500分能上的地区只有广西和黑龙江,高于平均值较多的是海南、浙江、天津和安徽等地,均有专业组最低分在616分及以上。
2、各省录取情况
下面是南京师范大学各省最低分汇总,各专业组录取分数线可参考下方图片:
北京:597分;
天津:617分;
河北:物理组596分、历史组614分;
山西:历史组591分、物理组588分;
内蒙古:物理组603分、历史组606分;
辽宁:物理组586分、历史组597分;
吉林:历史组583分、物理组529分;
黑龙江:历史组539分、物理组399分;
上海:548分;
江苏:物理组565分、历史组574分;
浙江:627分;
安徽:物理组607分、历史组616分;
福建:历史组604分、物理组599分;
江西:历史组598分、物理组569分;
山东:588分;
湖北:历史组592分、物理组560分;
湖南:历史组589分、物理组569分;
广东:历史组600分、物理组589分;
广西:物理组485分、历史组560分;
海南:654分;
重庆:历史组591分、物理组597分;
四川:历史组609分、物理组607分;
贵州:物理组567分、历史组599分;
甘肃:历史组542分、物理组519分;
新疆:文科503分、理科505分。






二、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最低分
以浙江省为例:
2025年南京师范大学招生专业共计21个,其中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海洋资源与环境(仙林校区),2025年最低分是627分,位次排名是25750名。而该校最难考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仙林校区,含汉语言文学(师范、创新实验班)、秘书学专业),2025年最低分661分,位次6334名。
可以发现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最低分专业和最高分专业分数差值为34分、位次差值为19416名,不管是分数还是位次,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各位考生在报考时务必参考专业分数线,以免浪费志愿。
按照分数线从高到低排名,南京师范大学前十名专业及分数线如下:
1、中国语言文学类:661分、位次6334名;
2、历史学(师范):656分、位次8193名;
3、地理科学类:656分、位次8322名;
4、英语(师范):654分、位次9352名;
5、数学类:653分、位次9843名;
6、小学教育(师范):651分、位次10686名;
7、应用心理学(含师范、创新实验班):650分、位次11227名;
8、新闻传播学类:650分、位次11297名;
9、国际经济与贸易:649分、位次11762名;
10、物理学(师范):648分、位次12072名。


三、南京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2025年南京师范大学在江苏省普通类招生计划人数:物理类2085人、历史类842人。
招生专业及人数一览表如下,更多地区招生计划可前往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 首选 科目 | 专业名 | 专业备注 | 招生 名额 |
|---|---|---|---|
| 历史 | 历史学 | 双学科硕士层 次师资培养实 验班 | 40 |
| 历史 | 英语 | 法学+英语 | 25 |
| 历史 | 日语 | 法学+日语 | 15 |
| 历史 | 金融学 | 金融学+法学 | 20 |
| 历史 | 汉语国际教育 | 师范 | 33 |
| 历史 | 会计学 | - | 7 |
| 历史 | 社会学 | - | 12 |
| 历史 | 哲学 | - | 5 |
| 历史 | 行政管理 | - | 7 |
| 历史 | 经济学 | - | 17 |
| 历史 | 国际经济与贸 易 | - | 6 |
| 历史 | 金融学 | - | 19 |
| 历史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人 力资源管理 | 11 |
| 历史 | 法学 | - | 37 |
| 历史 | 小学教育 | 师范 | 16 |
| 历史 | 教育学 | - | 14 |
| 历史 | 应用心理学 | 师范、创新实 验班 | 34 |
| 历史 | 中国语言文学 类 | 汉语言文学( 师范、创新实 验班)、秘书 学 | 178 |
| 历史 | 古典文献学 | - | 13 |
| 历史 | 汉语言 | - | 6 |
| 历史 | 英语 | 师范 | 63 |
| 历史 | 外国语言文学 类 | 俄语、法语、 西班牙语、日 语、翻译 | 18 |
| 历史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广告 学、网络与新 媒体 | 44 |
| 历史 | 历史学 | 师范 | 50 |
| 历史 | 历史学类 | 考古学、文物 与博物馆学 | 4 |
| 历史 | 英语 | 中美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20 |
| 历史 | 会计学 | 中澳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8 |
| 历史 | 财务管理 | 中澳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8 |
| 历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师范 | 31 |
| 历史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科学(师 范、创新实验 班)、自然地 理与资源环境 、人文地理与 城乡规划、地 理信息科学 | 81 |
| 物理 | 物理学 | 双学科硕士层 次师资培养实 验班 | 40 |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 学 | 金融学+数学 与应用数学 | 40 |
| 物理 | 英语 | 法学+英语 | 15 |
| 物理 | 日语 | 法学+日语 | 5 |
| 物理 | 金融学 | 金融学+法学 | 20 |
| 物理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信息科学 +考古学 | 15 |
| 物理 | 生物科学 | 教育部基础学 科拔尖学生培 养基地 | 20 |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 程 | 与中国科学院 工程热物理研 究所联合培养 | 30 |
| 物理 | 合成生物学 | 工业生物催化 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参与教学 | 20 |
| 物理 | 法学 | - | 22 |
| 物理 | 会计学 | - | 5 |
| 物理 | 经济学 | - | 17 |
| 物理 | 金融学 | - | 17 |
| 物理 | 汉语言 | - | 9 |
| 物理 | 小学教育 | 师范 | 6 |
| 物理 | 教育技术学 | 师范 | 9 |
| 物理 | 应用心理学 | 师范、创新实 验班 | 20 |
| 物理 | 英语 | 师范 | 17 |
| 物理 | 金融数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80 |
| 物理 | 会计学 | 中澳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12 |
| 物理 | 财务管理 | 中澳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12 |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 | - | 149 |
| 物理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 程、能源与环 境系统工程、 能源服务工程 | 144 |
| 物理 | 智能装备与系 统 | - | 12 |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 - | 73 |
| 物理 | 人工智能 | - | 72 |
| 物理 | 自动化 | - | 44 |
| 物理 | 光电信息科学 与工程 | - | 26 |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 | 64 |
| 物理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 学(师范、创 新实验基地) 、信息与计算 科学 | 154 |
| 物理 | 统计学 | - | 14 |
| 物理 | 物理学 | 师范 | 125 |
| 物理 | 化学 | 师范、非师范 | 142 |
| 物理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师 范、国家理科 基地班)、生 物技术、生态 学 | 150 |
| 物理 | 食品科学与工 程 | - | 12 |
| 物理 | 生物工程 | - | 30 |
| 物理 | 合成生物学 | - | 43 |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 中外合作办学 | 90 |
| 物理 | 环境科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80 |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 | 中外合作办学 | 85 |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 中澳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30 |
| 物理 | 海洋资源与环 境 | 中澳学分互认 联合培养项目 | 20 |
| 物理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科学(师 范、创新实验 班)、自然地 理与资源环境 、人文地理与 城乡规划、地 理信息科学 | 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