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历史的高考生可报考专业覆盖人文、社科、教育等多个领域,包括历史学、考古学、汉语言文学、哲学、法学、民族学、文化遗产保护、新闻传播、社会学等9大方向。根据教育部2024年本科专业目录,历史学类下设6个专业,法学类涵盖11个专业,人文社科相关交叉学科也在持续扩容。

一、选历史可以报哪些专业
历史学科的组合(如“历史+政治+地理”)适配性极强,具体报考方向可分为三大类:
1.纯人文社科类专业
历史学类中的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实验班)等专业直接关联历史学科基础。例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要求报考考古学必须选考历史,武汉大学2025年招生简章明确历史学类专业要求历史为必选科目。
2.泛社科类专业
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均对历史背景有较高需求。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2025年选科要求中,历史被列为“推荐选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要求历史为必选科目。
3.新兴交叉学科
数字人文、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复合型专业近年持续扩招。例如,复旦大学2024年新设“数字人文”专业,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方向将历史与科技、设计结合。2025年教育部新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已在中央民族大学等18所高校试点。

二、历史组合的独特报考优势
相较于其他偏文科组合(如“历史+政治+生物”),历史学科在以下领域具备显著优势:
招生覆盖面广:全国95%以上的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对历史科目无限制,而48.3%的顶尖院校历史学类、考古学类专业强制要求历史必选(数据来源:阳光高考平台2025年招生统计)。
竞争压力更小:2024年江苏高考数据显示,选历史的考生仅占全省考生总数的19.7%,但历史类本科批次招生计划占比达32.1%,供需比高于物理类。
特定专业门槛:外交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专业通常要求历史必选。例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在2025年招生中仅向选考历史的考生开放。

三、选历史,如何兼顾兴趣与就业?
根据《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历史学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1.2%,高于文科平均水平(88.4%),主要流向教育、文化传媒、公共服务三大领域。
体制内机会:博物馆、档案馆、文旅局等事业单位每年招收历史相关专业岗位超2万个(数据来源: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职位表)。
文化产业赛道:数字文博、文旅融合催生新职业,如腾讯“数字藏馆”项目2024年校招中,42%的岗位要求历史或考古学背景。
深造竞争力:历史学本科生考研选择覆盖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大方向,2024年复旦大学中国史专业保研率高达35%,远超该校文科平均水平。
四、报考前必看的两条建议
1.关注高校个性化要求: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历史必选,但南京大学同类专业不限选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强制要求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则接受“历史或地理”。
2.提前规划交叉赛道:如对“文化遗产”感兴趣,可重点关注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的考古学基地班;若想进入国际组织,建议选修历史+政治+英语的组合,适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专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