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专业连续多年就业难?”“哪些专业需慎重选择?”结合教育部2024年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及麦可思研究院《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我们梳理出就业率排名靠后的十大本科专业,供2025年高考生参考。

一、就业率差的10大专业
从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看,就业率(含升学)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83.5%)的专业中,音乐表演、绘画、法学、应用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旅游管理、民族传统体育、生物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位列前十。其中,音乐表演专业以68.2%的就业率垫底,连续五年成为“就业困难户”。
就业率低的原因多与行业供需失衡相关。例如,艺术类专业(如音乐表演、绘画)因市场岗位容量有限,且从业者高度依赖个人资源和行业壁垒,导致毕业生转行率超四成;法学专业因司法考试通过率低(2024年仅为17.3%)、法律行业“二八分化”严重,超30%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旅游管理受疫情后行业复苏缓慢影响,就业率仅71.8%。

二、学科特点与就业市场脱节,是核心困境
“供过于求”挤压生存空间
教育部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院校达376所,年毕业生超3万人,但文化演艺行业年均新增岗位仅约1.2万个。类似问题出现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全国每年培养近4万名编导毕业生,而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招聘需求持续缩减,2024年行业招聘规模同比下降12%。
技能培养滞后于产业需求
以生物技术为例,该专业课程偏重基础研究,但生物医药行业更青睐具备实验操作或产业化经验的人才。智联招聘2025年数据显示,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中仅18%掌握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企业急需技能,导致对口就业率不足50%。
学历门槛倒逼被动“升学”
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因学术导向明显,超4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但高校教职、科研院所岗位趋于饱和。2024年历史学硕士就业率仅为72.5%,甚至低于部分工科本科生。

三、行业遇冷:部分专业已进入收缩周期
政策调整冲击传统赛道
教育培训行业“双减”政策影响未完全消退。2024年,中小学教师编制竞争比达37:1,而应用心理学(原对口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方向)的毕业生中,仅26%进入教育行业,较2020年下降22个百分点。
技术替代加速淘汰低技能岗位
广播电视编导、旅游管理等领域受人工智能冲击显著。例如,短视频平台算法自动剪辑工具已替代30%的初级剪辑岗位;旅游景区智慧化系统使导游需求减少15%。
公共服务岗位增长有限
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学等专业依赖公共部门就业,但2024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中,相关专业岗位占比不足3%,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计算机、会计等热门专业。
四、填报建议:理性评估风险与机会
1.优先选择“技能复合型”专业
教育部2025年新设“智能医学工程”“数字经济”等交叉学科,就业前景更优。若已选择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建议辅修数据分析、编程等技能课程。
2.关注行业复苏信号
旅游管理、会展经济等专业虽当前就业率低,但随文旅消费回暖,2025年上半年行业招聘量已同比增长9%。建议提前积累实习经验,关注OTA平台、文旅策划等新兴岗位。
3.以升学为导向需谨慎规划
计划考研的考生需评估学术路径风险。例如,法学专业若未通过法考,即便读研,就业竞争力仍较弱。建议同步备考职业资格证书,拓宽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