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考编什么专业好?这6类专业的毕业生赢麻了

佳佳老师     

如果要在2025年高考后选择有利于考公考编的专业,最推荐法律类、经济金融类、计算机类、汉语言文学类、管理类和新闻传播类专业。根据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表分析,这6类专业对应的岗位占比超过65%,是体制内招录的“主力需求”。

一、考公考编什么专业好?重点看适配岗位量

体制内的岗位设置和招录需求,直接决定了哪些专业更“吃香”。2024年国考发布职位1.8万个,其中法律类专业可报考岗位占比达21%,经济金融类占比18%,计算机类占比13%,汉语言文学类占比8%。以下是最具竞争力的专业类别分析:

1.法律类专业:公务员系统中的“万金油”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适配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政法委等系统岗位。以2024年某省考为例,仅法院系统就招录了1200余人,其中超80%岗位要求法律背景。此外,纪委监委对法学专业的需求也逐年上升。

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
最低
文科景德镇艺术职业
大学
法律468
理科景德镇艺术职业
大学
法律466
文科广东工商职业技
术大学
法律461

(本文以四川高考招录数据为例,为2025届高考生展示专业录取分较高的大学)

2.经济金融类:对口财政部门,竞争激烈但机会多

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等专业是财政局、税务局、发改委等部门的核心招录对象。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招录的1.2万个岗位中,经济金融类专业占比高达62%。但需注意,这类岗位报录比通常超过100:1,高分考生更有优势。

3.计算机类:数字化转型下的“隐形刚需”

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
最低
理科清华大学计算机类704
理科北京大学计算机类698
理科中国科学技术大
计算机类682
理科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类679
理科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类667

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方向催生了体制内技术岗需求。2024年国考中,信息技术类岗位同比增长15%,如公安部、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的技术岗均明确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背景。

二、不同地区的体制岗位,专业偏好差异大

1.一线城市:综合型岗位偏爱多元化背景

北京、上海等地的街道办、综合管理岗常要求公共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强调基层治理能力。例如2024年北京市考中,社会学专业可投递的岗位数量同比增加20%。

2.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类专业有“红利”

贵州、甘肃等省份对农林经济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需求显著。以贵州省2024年省考为例,乡镇公务员岗位中,农林类专业适配比例达35%,且分数线普遍低于热门城市岗位。

三、选专业不能只看岗位数量,还要避开3个误区

误区1:盲目追求“适配率高”,忽视个人兴趣

“考公适配专业”不等于“好专业”。例如,汉语言文学虽适配多数行政岗,但若学生抵触文字工作,职业发展反而受限。建议结合特长(如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选择方向。

误区2:忽略基层岗位的“专业限制松动”

部分乡镇岗位仅要求“不限专业”,但这类岗位竞争激烈且后期晋升难度较高。相比之下,市级以上单位更看重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晋升空间更明确。

误区3:未关注“政策红利专业”

教育部2024年发布的《关于引导高校专业优化调整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扩大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等专业招生规模。预计未来5年,这类专业在应急管理局、民政局等系统的招录比例将明显提升。

四、补充策略:提升上岸率的两个隐藏技巧

技巧1:用“学历优势”弥补专业局限

研究生可选择的岗位范围更广。例如,2024年国考中,硕士学历不限专业的岗位占比达18%(本科仅为9%)。此外,“硕博专项计划”对特定高学历人才放宽专业限制。

技巧2:关注“小众系统”的招录特点

气象局、海事局等垂直系统对大气科学、航海技术等专业有定向需求。例如,2024年浙江省气象局招录岗位中,大气科学类专业占比超90%,且竞争压力远低于热门部门。

写在最后:选专业,也要看未来十年的风向

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提出,将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服务队伍建设。这意味着,未来基层岗位招录规模可能继续扩大,但需要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选择专业时不仅要看适配岗位数量,更要关注专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如人工智能对公共服务的变革)。

国际本科

文中提到的大学

北京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北京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北京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相关资讯

全国本科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汇表

2024-11-26

【免费测一测】目标大学的报考风险、录取概率

2024-06-0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