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专业主要分为11个学科大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和护理学类,涵盖近60个本科专业。具体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热门方向。

一、医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版)》,医学门类下设的11个专业大类及部分代表性专业如下:
1.基础医学类
基础医学(5年制,培养医学科研和教学人才)
2.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年制、5+3一体化、“5+3”儿科/精神医学方向)
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放射医学等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清华大学 | 临床医学类 | 715 |
物理 | 中南大学 | 临床医学类 | 634 |
物理 | 河南大学 | 临床医学类 | 586 |
(本文以黑龙江高考招录数据为例,为2025届高考生展示专业录取分较高的大学)
3.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5年制或5+3一体化)
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四川大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类 | 635 |
物理 | 中南大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类 | 628 |
物理 | 河北医科大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类 | 509 |
5.中医学类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类 | 599 |
6.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仅少数院校开设)
7.药学类
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药事管理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药学类 | 681 |
物理 | 四川大学 | 药学类 | 637 |
物理 | 山东大学 | 药学类 | 625 |
物理 | 华中科技大学 | 药学类 | 610 |
物理 | 天津医科大学 | 药学类 | 605 |
8.中药学类
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中国药科大学 | 中药学类 | 596 |
物理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类 | 586 |
物理 | 沈阳药科大学 | 中药学类 | 564 |
物理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类 | 546 |
物理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类 | 499 |
9.法医学类
法医学(从事司法鉴定工作)
10.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智能医学工程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天津医科大学 | 医学技术类 | 597 |
物理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医学技术类 | 540 |
物理 | 长江大学 | 医学技术类 | 510 |
11.护理学类
科目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2024 最低 |
---|---|---|---|
物理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护理学类 | 524 |
物理 | 河北医科大学 | 护理学类 | 501 |
历史 | 河北医科大学 | 护理学类 | 491 |
历史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护理学类 | 447 |
护理学、助产学
需要说明的是,部分专业(如生物医学工程)属于工学门类,医学技术类中的智能医学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需在报考时注意区分。

二、各专业学什么?对口职业有哪些
临床医学类专业是医学领域的核心方向,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需完成临床实习。毕业生需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入医院或科研机构。
口腔医学单独成类,就业集中在口腔医院、诊所或整形领域,技术门槛高,薪资竞争力强。
预防医学偏向公共卫生管理,研究传染病防控、流行病学,适合考取疾控中心、卫健委等岗位。
医学技术类(如医学影像技术)属于辅助科室,无需执业医师证,但需考取技师资格证,就业竞争相对温和。
护理学类毕业生可从事临床护理、社区健康管理,近年男护士需求明显增加,部分院校男护就业率超98%。

三、选医学专业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1.学习周期长,学历要求高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头部三甲医院普遍要求博士学历,5年本科+3年规培是基础配置。中医学类专业近年因政策扶持,基层医院岗位增幅达15%(卫健委2024年数据)。
2.身体条件和科目限制
色盲、色弱考生不得报考医学类专业,部分院校对身高(如护理学)、单科成绩(如化学/生物)有额外要求。新高考省份需注意选科要求,临床医学通常限选“物理+化学”。
3.职业风险与回报并存
医学类专业毕业后需面对规培、科研压力及夜班工作强度。但根据《中国医生薪酬调查报告2024》,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年均收入中位数为28万元,且职业稳定性强。
四、新兴医学专业崛起,这些方向值得关注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智能医学工程(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数据科学(医学+大数据)等交叉学科成为新热点。例如:
智能医学工程:培养医疗设备研发、医学影像AI分析人才,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已开设。
康复治疗学:人口老龄化推动需求激增,2024年全国康复治疗师岗位缺口达12万人。
中医养生学:契合“治未病”理念,社区健康管理中心招聘量同比增长22%。
五、避开误区:这些认知偏差容易踩坑
误区1
“药学=在医院药房工作”
实际上,超60%药学毕业生进入药企从事研发、营销,仅20%进入医疗机构。
误区2
“法医学只在公安系统就业”
司法鉴定机构、保险公司近年成为法医学毕业生新去向,薪酬涨幅达行业前列。
误区3
“医学技术类专业不如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等技术类专业,因医技科室需求稳定,职业性价比逐渐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