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政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汐老师     

2021年福建省高考人数预计21万人,其中,选择“物政地”组合的考生,大约有0.69万人,占全部考生3.28%,相对占比较低!那么,新高考物政地可以报什么专业?物政地组合分析?物政地不能报什么专业?热门绿牌专业有哪些?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截止2020年,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已有703个专业,分为12个专业门类(如下图所示)


12个专业门类包含92个专业大类,部分优秀的高校还会开设试验班等。比较综合的专业选择,我们把这部分也归为一类,所以分为了93类。为了帮助大家快速定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能报什么大类?专业选择上就会更轻松啦。

一、“物政地”组合,能报什么专业


(数据来源:普通高校2021拟在闽招生本科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说明, 由高考早知道后台整理)

数据分析

●选择“物理+政治+地理”这个组合的考生,由表可见相对于“史政地”组合中首选科目是历史的考生,选择物理的考生,选择多出了近一倍!

●在93个专业大类中可供选择的专业大类有80类,占86%,以下这些类别是100%可以选择的:财政学类、公安学类、天文学类。

●可选的类别较均衡,每个大类下的大部分专业都能选择,选择“物政地”组合的考生和家长等同于把大部分的选择权都握在了自己手中!

二、“物政地”组合,不能报什么专业


(数据来源:普通高校2021拟在闽招生本科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说明, 由高考早知道后台整理)

数据分析

●选择“物理+政治+地理”这个组合的同学,以上的13个专业大类大概率在今年是不能选择的,在93个专业大类中占14%,相对而言是较少的。

●反观一下,不能报的专业大类多为再选科目需要化学或生物“加持”,其中医学占了近半数,如果是想要学医小编还是建议再选科目选上“化学/生物”。

三、多角度专业推荐

就业角度

相信绝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无非是毕业后所学的专业是否好就业,现实也是如此,谁人不想拥有一份高薪而又稳定的工作呢。那么从就业角度就可以延伸出以下两个方面:

01、绿牌专业

据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将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7大专业列为绿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数据来源:麦克思研究院《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数据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来,7大绿牌专业中大部分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不再要求或者大部分必选化学,对于选择“物理+政治+地理”学科组合的学生来说,优势比较明显。

02、高薪专业

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同时列举了本科毕业月收入前10的专业门类,包括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仪器类、电子商务类、金融学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财政学类。


数据分析

●以上10大专业门类毕业后的平均月收入皆在5500以上,注意哦,这里只是平均月收入,如果在学校内成绩优异,那么毕业后的收入肯定在这水平以上啦;

●高薪专业中首选科目大部分都包含有物理,再选科目为不再要求或者大部分必选化学,对于选择“物理+政治+地理”学科组合的学生来说同样契合。

契合度高

数据分析

●以上是通过“首选物理”“首选历史或物理”且“必选政治”或“必选地理”筛选出来的专业。这些专业与目前考生所学的科目契合度最高!

●如果对于未来是否先考研、考公暂时还没有想法的考生,不妨可以参考一下这份表格,契合度高意味着现在所学的学科与这些专业的相关度最大,若真心热爱,进去大学继续深造也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发展前景角度

选择专业方面,有时不能只着眼于当下,也可从未来发展如何的角度来反观我们现在的选择。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大力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那么在未来5年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有哪些呢?小编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出了符合“物政地”考生选择专业,可供参考。


数据分析

●以上10大专业将是未来着重发展的专业,选择“物政地”组合除了生物技术专业外,其余的九大专业大概率今年都是可以选择的。

●其中生物技术,对再选科目有所要求,需选择化学或生物,有些院校要求为必选生物,具体需看相应学校今年的具体要求。

四、“物政地”组合,能报什么学校

最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
“我能报什么学校?”
▼▼▼
小编恭喜这类考生!
97%的高校都是可以报考的

国际本科

相关资讯

全国本科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汇表

2024-11-26

【免费测一测】目标大学的报考风险、录取概率

2024-06-06

北京新高考政策解读-北京赋分制折算表

2020-12-11

北京新高考政策解读及选考科目建议

2020-11-19

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九门学科怎么备考效率高?

2021-01-25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