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自2020年启动,初步招生试点高校数量为36所,2025年是该计划进行的第6年,此时强基高校的数量已经增至39所,涵盖了我国所有985工程大学。
作为我国专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招生改革计划,它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招生专业主要是跟数理化、历史、哲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的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适合成绩处于上游或者在基础学科方面有拔尖成果的学生。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跟强基计划相关的内容,包括强基计划的院校、专业、未来出路等,以供考生参考。
强基计划相关问题解答
强基计划是特殊类型招生计划之一,但因为开展的年限较短,所以不少同学和家长对它都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将通过问答的形式,为大家解决一些问题。
1、强基计划是哪一年开始的?
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强基计划的执行通知书,宣布该计划于2020年在部分试点高校进行首次招生。
2、强基计划的试点院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强基高校数量共有39所,涵盖了所有985工程大学,均为我国一流高等教育院校。
下面是这39所院校的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省市 |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4 | 清华大学 | 北京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6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7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8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9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10 | 厦门大学 | 福建 |
11 | 兰州大学 | 甘肃 |
12 | 中山大学 | 广东 |
13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15 | 武汉大学 | 湖北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1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18 |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
19 | 湖南大学 | 湖南 |
20 | 吉林大学 | 吉林 |
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22 | 东南大学 | 江苏 |
23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24 | 东北大学 | 辽宁 |
25 | 山东大学 | 山东 |
26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27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28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2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30 | 复旦大学 | 上海 |
31 | 同济大学 | 上海 |
32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33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34 | 四川大学 | 四川 |
35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36 | 南开大学 | 天津 |
37 | 天津大学 | 天津 |
38 | 浙江大学 | 浙江 |
39 | 重庆大学 | 重庆 |
3、强基计划的热门招生专业有哪些?
强基的热门专业主要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等,数理化生专业主要应用在我国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而人文科学类专业主要应用在科技考古、古典文献研究等领域。
4、强基计划的利弊是什么?
好处:
1)低分上名校,很多强基院校会降分录取
2)多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即便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志愿填报
3)院校教学质量很高,资源都很优质
4)保研率高,减少升学压力
弊端:
1)报考专业有限,且多为基础学科专业,学习内容枯燥
2)一般不能转专业
3)招生数量少,竞争压力大
4)升学有限制,部分院校不允许选择外校读研
当然,上述利弊并不是绝对的,主要根据考生实际情况而定。
5、强基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1)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2)高考分数在一本线(特控线)以上
3)竞赛生要有五大竞赛学科的获奖证明(银牌及以上奖项,不同地区可能要求不同)
6、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主要有两种:
1)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2)对基础学科专业很感兴趣,且在相关科目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学生
7、强基计划有限报数量吗?
有,目前所有强基高校都要求考生限报一所院校,有的允许填报多个专业,有的却要求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具体视高校招生信息而定。
8、强基专业的未来出路怎样?
虽然目前强基专业都比较冷门,但随着高校对本研衔接培养模式的推进以及各大院校优质资源的投入,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且未来强基专业的类型会越来越多,除了基础学科专业,还会涉及很多应用化专业,该计划也会越来越热门。
不过即便如此,小编还是建议有相关志向的考生报考,毕竟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