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计划并非只能报考本省院校。全国95所教育部直属及省属重点高校均参与招生,考生可依据户籍地政策跨省报考符合条件的院校。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全国实施区域招生,河北考生可报考华中科技大学,陕西考生亦可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具体以各省份及高校公布的招生区域为准。
.jpg)
一、高校专项计划只能报本省吗
高校专项计划本质是面向农村及脱贫地区优秀学子的国家级扶持政策,报考范围覆盖全国95所重点高校,无本省限制。以2025年政策为例:
河北省考生可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非河北省高校;
陕西省实施区域考生可填报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省外院校;
湖南省明确要求考生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自主选择全国范围内的目标院校。
核心规则:考生户籍和学籍必须符合本省划定的实施区域,但志愿填报不受省份限制。例如,重庆考生若户籍在酉阳、秀山等20个区县,可报考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任意一所参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外省院校。

二、跨省报考条件:户籍+学籍双锁定
高校专项计划跨省报考的前提是户籍与学籍均符合本省政策,具体分三类情况:
1.户籍要求
考生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必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连续满3年。例如:
广东省实施区域包括韶关南雄市、梅州梅江区等39个县区,考生户籍须在2025年8月31日前满3年;
湖北省考生需登录“湖北省招生数智综合平台”查询户籍是否符合脱贫县、民族县等农村区域。
2.学籍要求
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连续就读3年。例如:
甘肃省要求考生学籍在58个脱贫县及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高中;
浙江省实施区域涵盖淳安县、永嘉县等29个县区,考生学籍需在当地高中且实际就读。
3.特殊省份规则
海南省要求户籍在五指山、保亭等脱贫县及民族镇,且城乡分类代码为“乡村”;
湖南省明确户籍须在“城乡分类代码首位为2”的区域(乡村、镇乡结合区等)。
.jpg)
三、志愿填报策略:2校还是1校?各省差异大
高校专项计划的志愿数量、批次及录取规则因省而异,需精准匹配本省政策:
1.志愿数量
河北、湖南:可填报2所院校(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每校设6个专业;
陕西、重庆、广东:仅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选项;
湖北、甘肃: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不可调剂。
2.录取批次
湖南:安排在“特殊类型志愿”批次;
广东:在本科提前批单独投档;
河北:纳入本科提前批C段;
海南:在本科提前批的特殊类型批录取。
3.分数规则
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或一本线),例如:
中央财经大学要求投档成绩不低于生源省份同科类本科一批线;
电子科技大学明确高考改革省份需满足物理+化学选考要求。
四、典型案例:跨省报考如何操作?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该校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面向全国招生97人,报考流程如下:
1.户籍审核:河北赞皇县、陕西周至县等实施区域考生通过本省资格审核;
2.高校申请:4月3日-20日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提交申请表、学籍证明、户口本等材料;
3.录取规则:投档成绩超过本省控制线后,按分数优先原则分配专业。
再如中国农业大学,其高校专项计划分省名额根据申报人数动态调整。湖南、湖北等省份考生越多,最终录取人数可能增加。
结语:打破信息差,抓住升学机会
高校专项计划是农村学子进入顶尖名校的重要通道,跨省报考的关键在于吃透本省政策。考生需紧盯4-5月的户籍审核、阳光高考平台报名及分省计划公示,避免因流程疏漏错失机会。2025年,95所高校的专项计划席位已就位,只待符合条件的你精准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