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招生215人,覆盖吉林、四川、河南、浙江等省份。考生需满足户籍、学籍“双3年”条件,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一本线即可竞争文史、理工及综合改革类特色专业。俄语、历史学、药学等专业2024年录取线低于普通批10-30分,但招生规则明确“不降分投档”,考生需精准填报。

一、吉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高校,吉林大学连续多年实施高校专项计划,2025年重点投放小语种、基础学科和涉农专业。该计划仅限农村户籍考生报考,与普通批分开录取,未占用统招名额。例如:
吉林省历史类俄语专业:2024年专项最低分579分(位次1590),比普通批低12分;
浙江省综合改革类农林经济管理:专项最低分654分(超特控线59分),普通批未公布数据;
河南省理科药学专业:专项线606分(超一本线95分),普通批达626分。
.jpg)
二、报考资格自查:户籍+学籍双重验证
考生须同时满足三项硬性条件:
1.本人及父母户籍在实施区域农村,且连续满3年(截至2025年8月31日);
2.本人在户籍县高中实际就读并连续3年学籍;
3.符合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
注意:甘肃、江西等省份明确要求“父亲或母亲户籍同步在实施区域”,浙江、广东则需通过省级系统双重报名审核。
.jpg)
三、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不承诺降分
吉林大学严格执行“过线择优”原则:
底线要求:高考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一本线(新高考省份参考特控线);
专业匹配:选科须符合要求(如浙江综合改革类农林专业要求物理/化学);
动态调整:可能根据各省生源质量微调分专业计划。
关键数据:2024年吉林物理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专项线572分(位次10739),比普通批低27分;安徽历史类历史学专项604分(超特控线92分),竞争激烈。
四、避坑指南: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1.志愿填报:通过初审的考生需在生源省指定批次单独填报志愿(如甘肃在本科批B段,广东在提前批);
2.材料真实性:户籍证明、学籍表需加盖公章,造假者取消资格并计入诚信档案;
3.外语限制:俄语、朝鲜语专业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且为零起点培养;
4.时间节点:4月20日前完成教育部系统报名,5月25日查询初审结果,6月25日后确认分省计划。
五、横向对比:专项计划VS普通批
以2024年数据为例(部分省份):
四川文科历史学:专项584分(位次3014)vs普通批未公布;
河北历史类历史学:专项608分(超特控线102分)vs普通批629分;
云南理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项544分(超一本线39分),普通批无数据。
结论:专项计划为农村考生提供“同校不同线”机会,但热门专业竞争依旧激烈。
结语
吉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是农村学子进入985高校的重要通道,但需警惕“低分录取”误区。考生应聚焦户籍学籍合规性,结合历年分数线合理定位,避免因志愿失误错失机会。2025年分省计划将于5月31日公布,届时可针对性调整报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