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学校收165万门禁服务费”的新闻登上热搜,而官方回应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也随后而至,使众多家长对各类学校的收费也有所讨论。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云南巡察组长接到一名家长的电话举报,举报丘北县民族中学收取门禁卡费用,5年间共收取学生165万元门禁卡服务费。
面对现在学校繁多的收费,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一头雾水,很多同学都不清楚中学和大学预收费和收取延时服务费是否合理,而本期将根据现有规定为大家解答。
一、学校预收费算乱收费吗?
答:民办跨学期预收费算乱收费,而公办学校暂无这类情况,且教育部的管控较为严格,可以不用过分担心。
据贵州地方教育媒体报道,早在2018年就有民办学校会通过电话通知学生家长,要求预先缴纳下学期的各类费用,用于提前确定在读资格、预定学位等事项。
而这类情况当时较少地出现在了民办中学、民办大学之中,尤其以办学时间较短、综合实力相对薄弱的学校为主,对象则是在读生和待入学的学生均有。
这类提前收费的行为算违规吗?当然是肯定的。根据多地教育部的通知、文件显示,严令禁止各级各类学校以任何名义预收学生的任何下学期费用。
以兴义市教育局、兴义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下发《关于再次重申禁止跨学期预收学生费用的通知》为例,其中就提及:
严令禁止各级各类学校以任何名义预收学生下学期或下年度的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列入学校管理负面清单,计入年检或年终目标绩效评比扣分项。
此外,对于这类违规行为,不仅要果断拒绝,还要向相关部门举报违规,一般向当地发改、物价部门进行举报即可,也可以直接向当地教育部、招考部门举报。
二、关于学校收取延时服务费合理吗?
答:不合理,国家教委有相关规定要求,任何学校不得收取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费。
据地区性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服务机构“教师中心”采访报道,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高校乱收费一事就已有答复,表示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都属于违规。
而采访中表示,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只能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也包含各地省级政府,其它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权指定收费项目。
那么“延时服务费”属于规定内吗?当然是否定的了。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如果学校加收“延时服务费”,不论是否与课程有关,都应积极拒绝和举报。
此外,例如“旁听费”、“录取费”、“学位申请费”、“注册费”、“建设费”等费用都属于规定外的收费,学生可向当地教育和物价部门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