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预计于4月正式发布。作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项目,同济聚焦数学、物理、化学、海洋科学等前沿领域,延续“高考成绩+校考成绩”综合选拔模式。考生需重点关注选科要求、专业组划分及两类考生报名条件,结合2024年录取数据提前规划。
.jpg)
一、同济强基计划2025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
同济强基计划面向两类考生:
1.高考成绩优异型:高考总分达一本线以上,综合素质突出。
2.学科竞赛破格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奖者,可突破分省计划限制报考。
招生专业与选科要求
2024年同济强基计划分为两大专业组,2025年预计延续类似框架:
专业组1(物理+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海洋科学。
专业组2(物理+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新高考省份考生必选“物理+化学”,传统高考省份仅限理科生报考。
报名与选拔流程
报名时间:2024年为4月11日至30日,2025年预计相近。
校考安排:初试为机考笔试(6月上旬),复试为面试(6月中旬)。
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校考含初试50分、面试100分。
.jpg)
二、2024年录取数据参考
录取分数线:分省分专业详解
以下为2024年同济强基计划部分省份录取分数线(均为综合成绩最低分):
湖北(物理+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835.24分、应用化学825.48分、生物技术836.65分。
浙江(综合改革):数学与应用数学868.01分。
北京(综合改革):数学与应用数学830.02分、应用物理学825.46分。
重庆(物理+化学):应用化学838.26分、生物技术867.02分。
入围分数线差异
需注意,入围分数线通常低于录取线。例如,2024年浙江专业组1初试入围线为85分(折算为高考成绩约需超一本线130分以上),但最终录取线高达868.01分,凸显校考竞争激烈。
.jpg)
三、强基计划核心优势
学科实力与培养资源
数学与应用数学: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侧重人工智能、大数据交叉领域。
海洋科学:唯一承担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科研资源顶尖。
应用化学:聚焦新能源材料,与车企联合实验室提供实践平台。
本硕博衔接培养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可优先进入“同济卓越学者计划”,享受导师制、国际交流、科研经费等专项支持,最快8年完成本博连读。
四、2025届考生备考建议
1.定位专业组:根据奥赛奖项或高考估分,优先选择适配专业组。
2.冲刺高考分数:录取综合成绩中高考占比85%,建议总分至少超过一本线150分(理科)或120分(新高考)。
3.校考针对性准备:初试侧重学科思维(参考数学、物理竞赛题),复试注重科研潜质与表达能力。
五、常见误区与政策对比
数学单科破格新政
2024年多所高校(如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新增“数学单科145分以上可破格入围”,但同济暂未实行该政策。考生需以简章为准,避免误判。
与普通批次的差距
以2024年湖北为例,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线835.24分,比同济普通批同专业录取线低约15分,但需承受本硕博连读的学业压力。
结语
同济强基计划是冲击顶尖学科的重要通道,但高选拔强度与长周期培养要求考生理性评估自身志趣。建议持续关注4月官方简章,结合2024年数据动态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