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延续“选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核心定位,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等11个王牌专业,面向两类考生开放:高考成绩优异者或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校测环节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全员可参与初试,为边缘分数段考生创造逆袭机会。
.jpg)
一、浙江大学强基计划2025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与报名限制
第一类考生需满足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未公布具体分省入围线),第二类破格生须在数学、物理等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银牌及以上奖项。所有报考者限报1个专业组,且不可同时参与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报名流程与时间节点
系统入口: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
报名时段:预计沿用2024年模式,普通考生4月15日-30日,破格生4月15日-27日(需同步登录浙江大学招生管理服务平台提交材料)
关键材料:签字版《诚信考试承诺书》扫描件(必传)、竞赛证书等支撑文件
校测与录取规则
考核权重:高考成绩占85%,校测占15%(笔试成绩占比30%、面试70%)
校测环节:全员参加初试,按初试成绩筛选复试名单(参考2024年“复交南模式”)
淘汰红线:校测成绩低于60分者直接出局
.jpg)
二、招生专业与选科风向标
2025年招生专业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哲学等11个方向,选科要求呈现“理科强化”特征:
理工类专业:数学、物理等要求“物理+化学”组合(如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
文科类专业:哲学、历史学等不限选科(参考2024年要求,2025年简章发布后需二次确认)
对比2024年新增的生物育种科学专业,2025年可能延续对小众交叉学科的倾斜,建议考生关注简章中“专业组”划分逻辑。
.jpg)
三、分数博弈:入围线与录取线的双重战场
数据警示:浙江大学未对外公布2024年强基分数线,但同类院校数据可提供参考坐标: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浙江):2024年录取综合成绩86.61分(物理+化学选科,按高考85%+校测15%折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类(浙江):2024年录取线87.6分(物理+化学选科,同比例折算)
清华大学基础理科(浙江):2024年入围线687分(纯高考成绩筛选)
策略建议:
1.普通考生需确保高考成绩至少达到浙大普通批投档线下20分内(2024年浙大浙江普通批最低投档线663分,强基竞争更聚焦头部)
2.竞赛生重点攻克校测笔试——数学专业笔试可能涉及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超纲内容
四、培养体系:本硕博直通的科研快车道
被录取者将进入“一生一策”培养轨道:
学术资源:大二匹配院士/长江学者导师,直接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如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制改革:优秀学生最快8年获博士学位,比常规培养缩短2-3年
退出机制: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转入普通班,空缺名额由同专业绩点前30%学生竞争递补
五、风险提示与备选方案
时间冲突:浙大强基校测与复旦、上交等高校时间重叠(参考2024年多校扎堆6月15日-20日)
批次关联:强基录取早于提前批,一旦放弃资格将面临“双落空”风险
保底建议:可同步申请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综合评价招生(截止日期多在5月)
结语(数据溯源声明)
本文涉及分数线数据均来自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文件及高校官方系统查询结果,培养方案细节援引浙江大学2024年强基转段政策(2021级174人成功转段)。2025年最终政策以4月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建议考生设置简章发布提醒(关注“浙江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