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A类高校,重庆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延续“顶尖学科+拔尖培养”模式,重点聚焦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新增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交叉方向。考生需在4月10日至5月1日完成报名,仅限填报1个专业组且不可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jpg)
一、重庆大学强基计划2025招生简章详解
招生专业与选科要求
2025年招生专业预计延续2024年框架,分为3个组别:
I组(理科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新增材料方向)、力学类,新高考省份考生需选考“物理+化学”;
II组(文科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传统高考省份仅限文科生报考;
医学组:基础医学(八年制),限理科生或选考“物理+化学”的考生。
报名与选拔流程
1.报名时间:2025年4月10日00:00至5月1日00:00,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提交申请;
2.高考后确认:6月10日至20日需登录系统确认是否参加校测,逾期视为放弃;
3.校测入围:按高考成绩分省划线,2024年重庆本地物理类考生入围线为614分(第一类考生),浙江、海南等高分省份达650分以上;
4.综合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笔试+面试)占比15%,最终按“(高考成绩/满分)×750×85%+校测成绩×15%”折算总分。

二、录取分数线解析:理科门槛超620,浙江考生竞争最激烈
2024年录取数据参考
重庆本地(物理+化学):录取最低综合分为626.75分,对应高考成绩约602分(按校测满分推算);
浙江(物理+化学):录取线达656.5分,为全国最高;
湖北(物理+化学):录取线633.53分,超当地特控线110分以上;
甘肃、广西等省份:录取线集中在619-625分区间,较本地一本线高约150分。
入围分数线趋势
2024年各省入围线普遍超590分,浙江、海南突破650分。结合校方建议,2025年考生高考成绩需达610-650分才具备竞争力,新高考省份选考“物理+化学”更占优势。

三、培养方案:动态考核+本研贯通,科研资源向强基生倾斜
个性化跟踪机制
每年实施“动态进出”考核,未达标者分流至普通班,大三后不再补录;
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定制课程体系,允许跨学科选修智能科技、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课程。
“3+1+X”本研衔接模式
本科阶段:前三年夯实数理基础,第四年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阶段:硕士2-3年、博士4-5年,优先推荐至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
交叉培养:部分学生可进入“智能科技”“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享受双导师制。
四、报考建议:锁定1个专业组,校测需突出学科潜能
策略一:评估高考分数区间
若预估成绩超特控线130分以上(如重庆物理类620分+),可冲刺I组或医学组;
若分数在特控线上90-130分(如590-610分),建议优先选择II组或偏远省份报考。
策略二:针对性准备校测
笔试:侧重数学逻辑、物理建模等学科深度,参考往年真题训练;
面试:重点展示科研兴趣、学科竞赛经历(如奥赛奖项可破格入围);
体测:必测项目包括立定跳远、50米跑,不合格者直接淘汰。
五、关键时间节点提醒
4月10日:强基计划报名启动;
6月10日-20日:确认参加校测(逾期无效);
6月25日左右:查询入围结果并参加校测;
7月5日前:提前批录取完成,未录取者不影响后续批次。
注意事项
强基计划限报1所高校,录取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奥赛全国决赛金银牌考生可破格入围,但依然需参与校测排序。
重庆大学强基计划以“扎实基础、多元交叉”为特色,2025年招生政策将进一步向学科特长生倾斜。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成绩与兴趣,提前规划备考路径,紧抓4月简章发布的最终信息。(数据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重庆大学本科生院;招生细则以2025年4月官方简章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