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通道之一,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以“多维度选拔”和“小班化培养”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考生。本文基于2024年招生简章及录取数据,为2025届考生解析报考策略。
.jpg)
一、南大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延续“高考成绩+校考成绩”的综合评价模式,重点选拔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潜力突出的学生。招生对象分为两类:综合素质优秀型(第一类)和竞赛破格型(第二类)。其中,第二类考生需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可直接入围复试。
.jpg)
二、招生专业与选科要求
2024年南大强基计划开放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8个专业,选科要求呈现“理科强化”特征:
数学类、物理类:必选物理(新高考省份需同时选考化学);
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化学双选;
文史哲类:传统文科选科(历史/政治)。
以化学专业为例,江苏考生需选考物理和化学,而浙江考生则需选择物理+化学组合。

三、选拔流程与关键时间节点
1.初试筛选:2024年6月16日举行,测试内容以学科潜质评估为主,满分50分;
2.复试考核:6月18日进行,包含笔试、面试和体测,侧重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综合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比85%(折算为850分)+校考成绩150分,总分1000分。
特别提醒:第二类考生(竞赛生)免初试,复试成绩直接按150分满分计入总分。
四、录取数据与分数线解读
根据2024年公示数据,南大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地域差异:
化学专业:
吉林(物理+化学):录取线876.48分;
江苏(物理+化学):录取线861.77分;
安徽(物理+化学):录取线884.57分;
信息与计算科学:
浙江(物理+化学):录取线904.57分;
四川(理科):录取线879.57分。
注:以上均为录取分数线(非入围线),综合成绩计算时高考裸分需达到本省一本线。
五、竞赛生优势与报考建议
第二类考生(竞赛生)在2024年录取中优势明显:
1.单列计划: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名额,竞争压力较小;
2.降分空间:如四川化学专业录取线862.47分,较统招线低约15-20分;
3.考核侧重:面试环节重点关注竞赛经历和科研潜力。
建议:获得竞赛国奖的考生优先填报对口专业,避免跨学科报考。
六、与统招批次的数据对比
以江苏省为例,2024年南大强基化学专业录取线861.77分,较统招批次的物理类投档线(约670分)低8-10分。但需注意,强基计划实施“本硕博衔接培养”,录取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考生需明确长期学术规划。
七、2025届考生备考策略
1.关注时间窗口:2025年简章预计4月发布,需提前准备自荐信和竞赛证书;
2.强化校考准备:初试侧重学科思维(参考历年南大自主招生题),复试增加科研项目答辩模拟;
3.合理评估风险:强基计划在提前批之前录取,一旦放弃将影响后续批次投档。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为顶尖学子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但需要考生在学科深度、职业规划上做好双重准备。2025届考生可参照2024年数据,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个性化报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