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拔尖人才选拔通道,2024年在甘肃的竞争格局已尘埃落定。理科生以物理+化学组合占据绝对优势,头部高校录取分数线集中在600分以上,而生物科学、应用化学等专业则成为中分段考生的突破口。
.jpg)
一、2024甘肃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清华大学以672分的入围线(物理+化学)稳居榜首,但实际录取需通过校考加权筛选。北京大学医学组入围线674分(物理+化学),基础学科组未公布具体分数,但综合校考后实际录取门槛预计超过690分。两校均采用“高考85%+校考15%”的淘汰机制,校考笔试侧重学科思维深度测试。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录取综合成绩81.5967分(甘肃/物理+化学),按该校换算规则,高考成绩需达600分以上才有竞争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类录取线80.56分(甘肃/物理+化学),对应高考原始分约630分(按甘肃高考满分750分折算)。
中西部高校呈现明显梯度:山东大学生物科学录取线77.45分(甘肃/物理+化学),高考成绩约580分即可入围;重庆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线620.2分(甘肃/物理+化学),适合600-620分段考生冲刺。
.jpg)
二、专业冷热分化:化学成中坚战场
强基计划专业呈现“基础学科热、交叉学科冷”的特点。化学类专业成为最大赢家,11所高校在甘肃投放相关计划,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入围线565分(物理+化学),是唯一低于600分的985专业。生物科学因就业导向模糊,多校录取线低于600分,如山东大学该专业仅需580分即可获得校考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物理顶尖专业仍被清北垄断,但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56分)、理论与应用力学(清华大学未公示)等工科衔接方向,为理科生提供了进入双学位项目的机会。
.jpg)
三、录取规则:校考定生死
强基计划本质是“以高考初筛、用校考决胜”。兰州大学虽未公布强基数据,但其普通批物理类576分(2024甘肃)可作参考,强基计划实际录取需通过包含实验操作的校考。中南大学应用物理学校考合格线为笔试180分(满分300分),面试侧重科研潜力评估。
低分逆袭案例集中在加权算法特殊的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采用“高考总分+数学单科成绩”的入围规则,数学高分考生可用611分冲击名校;国防科技大学2024年在辽宁的入围线619分(物理),但需通过军事体能测试。
四、2025届备考策略
1.科目组合锁定物理+化学:2024年甘肃强基计划89%的专业要求该组合,历史类仅北大考古学(未公布分数)、兰大汉语言文学(普通批581分)可选。
2.校考提前准备:清华校考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超纲内容;中山大学面试常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3.关注政策红利: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在宁夏的强基录取线仅398分(2024),但要求雅思6.0+科研实践经历。
2025年强基简章预计4月发布,考生需紧盯目标院校的加权规则变化——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数学单科成绩×0.5”计入入围分,这对偏科生可能是重大利好。
(全文统计自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及高校官方公示数据,录取算法经多重交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