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数据拆解与报考指南

叶春学姐     

2025年复旦大学强基计划延续“本硕博贯通培养+小班化教学”模式,聚焦古文字学、数学、物理等9大基础学科。报名窗口将于4月15日开启,A类考生需通过初试笔试筛选,B类竞赛生可破格直通面试,录取综合成绩中高考占比85%、校测占15%。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与100%的转段率,让这一计划成为顶尖理科生的核心赛道。

一、复旦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校测考核”双维度选拔人才,2025年招生专业涵盖文科与理科双赛道:

文科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

理科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

分省名额动态调整:2024年复旦强基在全国投放200余个名额,上海、浙江、江苏等高考大省占比超30%,2025年具体分省计划需以4月官方公告为准。

二、招生对象:两类考生可突围

A类考生:高考成绩位列省内前1%或校排名TOP5%的“综合学霸”,需参与初试笔试(数学、物理类专业笔试难度对标竞赛一试)。

B类考生:五大学科奥赛全国金银牌得主,2024年此类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较A类低3-5分,但需在4月26日前提交竞赛证明并通过复旦审核。

红线提示:考生不得同时报考其他高校强基计划,且专业不可调剂——选错志愿可能直接落榜。

三、时间轴:4月报名,6月锁档

4月15日-30日:A类考生报名(含综合素质材料提交)

4月15日-26日:B类考生报名及破格资格审核

6月10日-15日:初试笔试(数学/物理类专业考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其他专业考学科素养综合卷)

6月25日-30日:复试面试(涉及科研设想、学科前沿问题)

关键节点:复旦强基录取在高考出分前完成,考生一旦被预录取则自动放弃后续批次志愿,需谨慎权衡风险。

四、校测淘汰率:文科1:3,理科1:4

以2024年数据为参照:

上海历史学:初试合格线86.03分(满分100),3人竞争1个名额

浙江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综合成绩663.56分(高考占85%+校测笔试100分×15%)

江苏物理学:校测笔试平均分72.3,面试分差可达20分(考官侧重考察项目式学习经历)

高风险提示:校测占总成绩15%,但实际分差可达30-50分(例如高考660分考生,校测90分可比80分考生多13.5综合分)。

五、录取规则:文科重面试,理科拼笔试

文科类专业:初试仅设及格线(如2024年历史学86.03分),录取权重向面试倾斜(占校测成绩70%)

理科类专业:初试按分省计划3倍划定合格线(如数学类通常要求笔试80+),笔试成绩直接计入综合分

体质测试: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作为录取参考(不合格者一票否决)

数据案例:2024年重庆生物科学录取线88.12分(物理+化学考生,校测笔试满分需达92分以上),而同省普通批生物科学录取线为689分,强基计划分数线低11分。

六、培养模式:本硕博连读的“VIP通道”

强基生享有三大专属资源:

1.院士导师制:大一起配备博士生导师,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

2.动态分流机制:年度考核未达标者转入普通班,空缺名额由普通班绩点TOP3补位

3.国际研修基金:麻省理工、剑桥大学等暑期科研项目优先推荐

2024届强基生转段率达100%,其中72%进入复旦直博项目,19%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

七、常见问题数据化解答

Q:强基计划与高考统招冲突吗?

A:不冲突。未被强基录取者可正常参与后续批次投档,但需注意复旦强基在部分省份(如上海)与综评批次同步锁档。

Q:奥赛省一能否报考?

A:仅限全国决赛金银牌(2024年生物学银牌得主李某以综合成绩81.98分录取化学专业)。

Q:文科生需要竞赛奖项吗?

A:非必需。2024年哲学类专业录取者中,83%为无竞赛背景的文科综合排名前0.5%考生。

结语

复旦强基计划既是顶尖学生的“绿色通道”,也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博弈场。建议考生对照2024年各省录取数据(登录复旦大学强基报名平台查询历史分数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理性报考。4月简章发布后,需重点关注专业选科要求变化(如2024年生物科学要求物理+化学,2025年可能延续)。

国际本科

文中提到的大学

上海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相关资讯

全国本科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汇表

2024-11-26

【免费测一测】目标大学的报考风险、录取概率

2024-06-0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