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推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比如强基计划、珠峰计划等专项计划,其中强基计划于2020年才正式实施,今年是该项计划实施的第二年,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是很熟悉,本期小编将就“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区别是什么”和“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这两个问题为大家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一、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成绩拔尖儿的学生,主要聚焦聚焦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部分都是基础学科,其中理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文科重点在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
此前我国大学录取模式中,就有自主招生这个方式,但从2020年起自主招生已经全面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强基计划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吗?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小编将从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报名条件、录取方式、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1、招生院校范围不同
此前自主招生院校共有90所,都是985、211及部分双一流高校;
而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高校数量只有36所,全部都是原“985工程”高校,但考虑到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将来很有可能在36所的基础上继续增加。
2、招生专业不同
一般来说,高校自主招生的招生专业并没有特别限制,比如清华、北大等名校,几乎开放了所有的专业进行招生,导致培养并没有针对性;
而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是由各高校按照一校一册的原则自主确定的,大部分专业都是基础学科。
3、报名条件不同
以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对于考生的成绩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你拥有五项学科竞赛一等奖,就有资格参与报名和初审;
而强基计划主要面向的是综合成绩优秀或基础学科成绩拔尖儿的学生,具体的招生条件每个学校都有所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的高考成绩,也就是说考生没有“省一”奖项,但只要你高考分数在目标院校录取线30分左右的范围,并且自身综合素质较高,也能参与报名,当然如果你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有五大学科竞赛国二及其以上奖项,高考成绩只要达到当地省份的一本线,也能破格录取。
4、培养模式不同
一般来说,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和通过高考进入的学生都是上相同的课程,在培养方式上并没有做特殊的安排;
而强基计划会为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实行小班教学、导师制,并且优先享受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这些安排。
总得来说,强基计划并不是对于自主招生模式的简单升级,强基计划在吸收此前改革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更合理、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招生方式,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突破。
二、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目前各高校2021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并没有发布,但是根据2020年各个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来看,几乎所有学校都是有限报要求的,根据相关规定,考生只能报考1所院校,但是可以选择1至6个专业,即以“限报一所高校+X个专业”的形式为主。
每个学校具体的专业录取规则也有所不同,比如武汉大学需要在入围阶段就确定最终想选择的专业;而山东大学则在最后的录取阶段进行专业分配。
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比较特殊,按照专业组报名,考生可以在专业组内选择多个专业报名。
至于2021年强基计划政策是否会有变化,大家还是以各个高校最终发布的官方文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