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到底值不值得选?就业市场饱和了吗?月薪过万是不是梦?张雪峰一针见血指出:这个专业既不是“躺赢”的捷径,也不是“毕业即失业”的天坑,而是需要“左手握技术,右手玩创意”的复合型赛道!2025年高考生注意了,选不选这个专业,看完这篇干货再做决定——毕竟,你可能连“编导”的真正玩法都没摸透!

一、张雪峰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张雪峰多次强调,广播电视编导绝非“拍短视频”那么简单,而是集技术、艺术、市场洞察于一体的硬核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摄影、剪辑、导演等实操技能,更要具备跨媒体整合能力——比如如何将传统电视节目转化为网络爆款,如何用镜头语言讲好一个故事。他特别提醒:“只会按快门的学生,未来可能被AI取代;但懂策划、能创新的编导,永远是行业刚需!”
此外,张雪峰犀利指出该专业的“隐形门槛”:审美力、网感、抗压能力缺一不可。熬夜剪片是常态,捕捉热点要快准狠,团队协作更是基本功,“如果以为编导就是坐在监视器后喊‘咔’,建议出门左转选其他专业”。
.jpg)
二、就业前景:传统媒体没落?张雪峰说这是误解!
尽管新媒体冲击传统电视台,但张雪峰认为编导专业的就业面反而更广:
1.传统赛道:电视台节目制作、纪录片导演、大型晚会策划(如春晚、跨年晚会)仍需要专业编导把控内容质量。
2.新兴领域:短视频平台内容运营、直播综艺策划、品牌广告创意等岗位需求激增,某头部MCN机构招聘显示,3年以上经验的编导年薪可达30万+。
3.跨界机会:文旅项目沉浸式演出、元宇宙虚拟场景导演等新职业涌现,对编导的创意和技术融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薪资方面,张雪峰坦言:“新人起薪可能只有4000-6000元,但5年内能力达标者普遍翻倍,头部企业项目分红才是收入‘大头’!”
.jpg)
三、考研方向:避开内卷,找准“技术+艺术”交叉点
针对考研党,张雪峰给出三大策略:
1.学术深耕:选择影视艺术理论、媒介传播研究等方向,未来可进入高校任教或研究院。
2.技术突围:报考新媒体交互设计、数字影像技术等前沿领域,抢占AI剪辑、虚拟制片等新赛道。
3.跨界复合:攻读文化产业管理、IP运营等专业,从创作者升级为项目操盘手。
他特别提醒:“别盲目跟风考‘大热门’,结合自身优势选细分领域,才是上岸关键!”
四、专业优劣势:张雪峰的“红黑榜”
优势:
就业灵活度高,可进体制内(如广电总局),可闯互联网大厂,还可自由接项目。
行业资源积累性强,资深编导易转型为制片人、创业公司创始人。
技术迭代快,持续学习的人永远有“后发优势”。
劣势:
初期工作强度大,需24小时待命应对突发任务。
二三线城市岗位少,北上广深杭竞争激烈。
对综合素质要求高,技术、创意、情商、体力缺一不可。
结语:
张雪峰最后送给2025届考生一句话:“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让你从‘打工人’变成‘造梦者’,但前提是——你的热爱必须大于浮躁,你的实力必须配得上野心!”无论是传统媒体的坚守者,还是新媒体的弄潮儿,这个专业永远留给有备而来的人。